...

image.png

“我們被生到這個世界上,去看,去聽。所以,我們不用成為某個人。我們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義”——by 電影 《澄沙之味》

用好幾天的碎片時間把《澄沙之味》這部電影看完。本以為是部講美食的電影,沒想到内核竟然講的是生存的意義。電影節奏很慢,主演樹木希林和永濑正敏的表演非常好,很多台詞非常感人。

也許是為了對抗社會的快節奏與功利化,日本出了非常多這類型的電影,用細節與慢節奏的方式在表達着人與人之間各種細膩,微妙的情感,讨論我們每個人活着的意義,存在的價值這些。

曾經的我看電影也好,書也好,大多是沉迷于劇情的跌宕起伏,總是略過那些無用的細節,這種節奏很慢的電影幾乎是不會去碰。但是我最近開始對這種慢節奏,細節感,美感很好的劇集越來越喜歡。我想,非功利的那些部分在我的身心中開始增長,我開始越來越能夠和那些美,細膩的情感産生共鳴。我開始能體會到作為一個人本身獨特的存在,而不是僅僅是為了所謂的“優秀”“有用”“被需要”而存在着。

寫到這裡,心的某一塊感到酸酸的,仿佛有一部分的我被自己看見。那個部分的她活過來了,她不再恐懼,焦慮,她一邊流淚一邊微笑。就像昨天陪兒子在樓下玩,我坐在健身器材上擡頭望向天空,看到拿藍色的天空,飛過的鳥兒,高聳的樓房,啊,一切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