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紅梅,和跪在冰上的澹台燼。

長月的這個置景真的很美,我總記得這一幕。

時隔三個月了,我依然沒有從長月的後勁裡走出來,但是遠離了一些劇外的紛擾,我反而能靜下心好好沉浸劇情,也來認真的寫一下劇評。

——澹台燼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是開頭無情無愛,吃泔水也要活下去的小瘋子。

也是大結局微笑着說,我這一輩子好辛苦,就由你來替我結束的澹台燼。

他不是完美人設的男主,他瘋批,病/嬌,沒有正常人該有的感情。

可正是這樣一個不完美的人,他掙脫了命運,以身殉道,這樣前後反差很大的一個人,才更讓人記憶深刻。

澹台燼跟常人不一樣,所以開頭很多人戲稱他小瘋子,小變态。

可能就是他的那股瘋勁,讓愛的人很愛,也讓厭惡他的人很厭惡…

小時候養過自己的嬷嬷背叛自己,要将他置于死地,如果換成一個正常人,也許會念及舊情放過對方,也許會狠下心反殺了對方。

但無論是這兩種當中哪個選擇,他都一定會糾結,痛苦,有強烈的情感波動。

因為對正常人來說,越親近的人的背叛往往造成的傷害越大,善待過自己的人又要讓自己死才更悲哀。

這種情緒其實對結果來說并沒有多大意義,甚至可能會起反作用。

但有意思的是,世人卻認可這種情緒,産生這種情緒之後的報複,哪怕有些過分了都有人能理解和共情。

而反之則認為其冷血無情。

(這一點我感覺在葉冰長和澹台燼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澹台燼前期的思維從某種程度上講像個ai,也像一面鏡子,完整的反射着對方。

他的報複其實非常恰如其分,都是對方要怎麼對他,他便如何還回去,讓其自食惡果。

但因為他沒有産生常人該有的情緒波動,從劇裡的蘭安,到劇外,都有人說他冷血無情。

因為他跟常人不一樣,他是個冷血無情的怪胎,所以他理應被放棄,所以他活該受欺負。

餓肚子,挨打,被欺負,被放棄,為了活下去甯願吃泔水,這樣的生活構成了澹台燼的前半生。

沒有人同情他,他也習慣了。

可即便如此,劇外依然有人要審判他,他似乎不能反抗,他吸食夢妖他就是殺妖犯,他逃出盛國便是毀約,犯了錯的人他身為景王也不能懲罰,懲罰了就是天龍人,刺殺他的人他也必須要原諒。

某些人用要求聖父的标準去要求他,這合理嗎?而遇到真正的聖人(如冥夜蕭凜)她們依然能挑出刺來。

在某些人眼裡,澹台燼似乎就不該反抗,他活該留在盛國,作為質子被作踐至死,而他何嘗沒有被作踐至死過呢。

第一集裡那個毀天滅地的二代魔神是怎麼來的?那不就是澹台燼沒有反抗,被踐踏而死的一生嗎?

可是有人同情過那個被作踐死的凡人澹台燼嗎?有人憐惜過他的無辜嗎?沒有,那些人隻是理所應當的看着他死去,繼而恐懼怨怼二代魔神屠戮仙門的殘忍無情。

身為魔胎,生而有罪,一生的命運都是被安排好的,憑心而論,他這樣的人生,換給你,你要嗎?

澹台燼是魔胎,更是一把鎖,是世人的惡念打開了它。他被折磨死了,屬于澹台燼的意識消亡,魔神便可以占領魔胎這副身軀複生。

而魔神複生,世間則要承受災厄,這何嘗不是因果循環呢。

葉夕霧要改變這因果,所以她成為了那段日子裡唯一一個說喜歡他,舍命護他的人,她的笑臉背後都是謊言,可澹台燼卻信了。

分明之前她也欺負過他,打過他,可他還是喜歡上了她。我覺得這才是最悲哀的,一個人怎麼能愛上霸淩過自己的人,那何嘗不是因為他缺愛到極緻,若身邊還有第二個對他好的人,舍命護他的人,說喜歡他的人,他又何至于此呢?

她一點點教會了他感情,讓他也開始有情緒,懂愛恨,可無情無愛和愛的極端終歸都不算是正常人。

前邊的澹台燼警惕心強,善于觀察和模仿,是個努力僞裝成正常人的小/瘋/子。而景國時期的澹台燼依然如此,他努力想做個明君,可他一點一點變成正常人的過程裡偶爾仍會透露出瘋勁兒。

女主每次發現,說的都是,我真後悔,我瞎了眼,我就不該對你怎樣怎樣…她表露出的失望和後悔其實挺紮心。

澹台燼直到五百年後入了仙門成為了滄九旻才真正變成了正常人。

五百年後的劇情裡其實有一段我非常喜歡,就是滄九旻下山到一個老婆婆家扮演她的兒子,等梅樹開花。

這段劇情很有仙俠修真文的感覺,渡人亦是渡己。勸婆婆放下執念的過程何嘗不是讓自己放下執念。看起來是他在渡婆婆,實際又何嘗不是婆婆在渡他。

仙門裡師父和師兄們對他也很好,師父始終相信他,護他,澹台燼終于成有人疼愛的小師弟,過了一段短暫的正常人該有的生活。可身為魔胎的命運終究沒有放過他,他還是親手弑師成魔了。

親手殺掉師父,對已經懂了感情的澹台燼該有多痛苦?那時候他已經決定以身殉道了,他再也做不成仙門弟子滄九旻了,他還要背負一身罵名。

我想滄九旻是他最喜歡的身份,最想過的生活吧,所以他最後死之前,都是特地換上小師弟滄九旻的衣服去給自己刻墓碑。

他給自己設了一個幻象,那個幻象裡,女主跑過來笑着說,“你不是魔神,不是殺人兇手,你是澹台燼,是我最喜歡的人!”

澹台燼望着這個幻象,含着淚笑,眼尾濕紅。

這是他最想聽到的話吧,可終究隻在自己捏造的幻境裡聽到過。

細細想來,她竟隻在起初騙他的時候說過那句喜歡他。

而最後他殉同悲道之前,知道一切的女主說有話對他講,卻又什麼也沒說,她想給自己留個念想,想騙自己他還會回來,又或者想期許一個來生。

可他們之間哪有什麼來生。

他最想聽到的話,她沒有說,也再沒有機會說了。

澹台燼的眼神從期待,到黯然,再到釋然,可他也不曾怪過她。

他死了,在衆人的歡呼聲裡消散在風中。

他們之間終歸留下了太多遺憾,但也是這些遺憾造就了意難平。

回顧澹台燼這一生,有人欺淩侮辱他,有人理所應當放棄他,有人冷眼旁觀卻還覺得沒參與欺淩便是對他有恩。

他遭遇諸多不公,問過為什麼,卻沒問過憑什麼。

劇裡劇外的人都在審判他,而他為了這個幾乎不曾善待過他的人間,為了那些微茫的愛和善意,犧牲自己,獻祭蒼生。

就像那句歌詞,願你愛的人間,有我缺的喜悅。

澹台燼,此後這世間,會有千千萬萬個我愛你。

這個角色注定會成為我心裡難以磨滅的黑月光,因為他足夠獨特,足夠濃墨重彩,也足夠引起争議。

愛的人會很愛,恨的人也很恨。

這個劇,這個角色把觀衆的情緒阙值提的很高,加上劇外紛紛擾擾,5d體驗式追劇讓我多了些情感附加值,一時很難忘記,也很難走出來。

最後作為一個實時追劇的人,我想說,輿論或許會騙人,但市場選擇永遠不會騙人,觀衆愛看什麼,不需要一些自命不凡的人指指點點,所有人都牢記一句話,管好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