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創的980篇 成功影視化改編的好例子。
最後面有我總結的犯罪懸疑推理合集~~
在這麼劇荒的時期,推上來一部正兒八經的本格推理小說改編的日劇,口碑評價居然都不錯。
我作為一個懸疑推理犯罪題材的深度愛好者,真的是開心,充實。
關鍵是,短小精悍,幹脆利落,沒有廢話,不費時間,但就是要費腦。
昨晚1.5倍速追完劇,短小精悍5集,每集時長近1小時。
今早社畜通勤路上,50分鐘就看完了小說原著。
心滿意足,推薦大家。
《十角館殺人事件》
改編自日本現代本格推理第一人绫辻行人的代表作《十角館事件》。
這也是他的作品集“館系列”的第1部作品。
就是這一部,使得1987年變成日本推理文學史上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年份。
“館系列”登上舞台,改變了日本推理文學發展方向,而這一改變的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他打破了松本清張為創始和代表的“社會派”壟斷魔咒,主張推理小說回歸本色,重拾“福爾摩斯式”的浪漫主義。
八十年代末,在島田莊司的指引和支持下,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高舉“複興本格”的大旗,湧現出一大批推理小說創作者,成為新式推理小說的發源地。
這些創作者創作的小說被評論家稱為“新本格派”。
而其中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绫辻行人和他的“館系列”。
懸疑推理故事,最忌諱劇透式的推薦了,我真的不想代替你們體驗。
尤其是這個故事并不算長,電視劇也隻是兩部電影的長度。
作品自帶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包括我們習以為常的很多偵破犯罪手法的科技手段,犯罪心理,在那時應該不複存在。
所以不少設定,懸念,作案手法,都是基于這個基礎,40年前的條件。
正兒八經的本格推理,才是破案的關鍵。
接受了這個前提,看起來就很流暢了。
我個人會給4星,7分左右。
故事發生在一個缺乏水上工具,缺乏外界聯系,就近乎與世隔絕的密室孤島上,一個被詛咒了一般的“十角館”。
這是天才建築師中村青司的得意之作,特意将他喜歡的十角形元素作為設計的外觀。
他性格裡的偏執和強迫,完全可以從設計風格中感受到。
非常完美和規整的對稱和統一。
本該是室外桃源,但半年前就在這裡發生駭人聽聞的命案,建築師夫婦,傭人夫婦都離奇身亡,面目全非。
因為島上最後一人,園丁一直失蹤,所以被認定為最大嫌疑人。
一群大學推理社的大學生,機緣巧合之下,帶着好奇和好勝心,想要來這神秘的十角館案發現場,一探究竟。
哪想到,一場說走就走的團建,拉開了孤島離奇暗殺。
輪到你了。
一個也别想跑。
兇手是誰?下一個受害者是誰?
這些推理高手們,能否在厄運降臨在自己身上之前,找到兇手,逃過一劫?
和半年前的主人建築師的命案有關聯嗎?
推理社前社員,同時也受到兇手的提示信件,也開始調查這些案件,隻是島外的人并不知道,島上正在進行的殘忍案件。
以上就是故事梗概。
01 優點
如同被日本的推理作家們,各類業内從業者,制作人,包括很多推理迷,書迷認可的點。
最突出的優點——很成功的影視化。
我24小時之内,先看劇,再讀書。以前也沒接觸過這個作者的作品。所以沒有什麼預設和濾鏡,也不存在對原著的偏愛。
确實很還原,正兒八經的推理為重。
書籍本就是靠大量的對話式的推理,提供信息量,電視劇成功地用一種類似話劇的舞台感,讓人沉浸其中,也不會覺得枯燥違和,也沒有掉書袋的感覺,更不是有聲書真人配音的既視感。
可能這也是他的作品為什麼被認為不可能影視化的原因。
能拍,但并不一定拍得好。
作品很巧妙地保留了書籍推理的快樂,又能利用影視化的優勢,将書裡需要讀者去腦補的氛圍懸念,具象化展示在場景裡。
跨越時間和地點的不同案件,島上和島外人的推理同步進行,完整的信息量一點一點拼起來,真相大白的時候,再出其不意一個大反轉。
一本短短的小說,一部隻有5集的劇,講了一個完整的精彩故事,确實不錯。
第二個優點:
演員的表現和人設都非常有特色,很豐富,很容易就能将每個人記清楚,不會看着他們稀裡糊塗領便當,還在思索,這是誰?
這就是影視化的好處,畫面對視覺的沖擊記憶點,總是要超過文字。
演員也都不算特别眼熟,随處可見,所以新鮮感也增強了。
小說值得誇的點也在這裡:
我很喜歡作者的設定,推理社的人都需要一個外号,取自著名的推理作家,耳熟能詳的名字:
愛倫坡,阿加莎,柯南道爾,華生,福爾摩斯,總比長長的日本人名更容易分辨清楚吧。
所以小說才能讀的更加順暢。
島外推理的主線人物,案件的主要人物都用的原名,
總算不會因為外國人名字這件事,我還得做個筆記,如何快速分辨出十個中文字名字的不同,再畫個人物關系圖出來。
是的,我說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02 缺點
其實就是故事本身,邏輯bug不少,兇手框架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有待考量。
客觀來看,電視劇的改編,對原作本身,是加分的。
整個案件成立的框架,很多細節經不住推敲,可以說,兇手的好運氣需要多次加持,才能如此巧合地推動下去。
可以說,很多部分,很牽強,是硬展開,兇手才能如此順利。
雖然不存在完美犯罪,但是兇手脫罪的整個過程,也遠談不上完美。
一部分是因為這是1987年的作品,不管是考慮客觀因素,30多年後的眼光再去審判,肯定有無法與時俱進的部分,以及當時推理和犯罪破案條件的局限。
一部分也是因為作者的第一部館系列,肯定沒有後期寫作手法娴熟老練。
畢竟這年頭,刑偵手法都已經next level到很多現代影視劇作品,還沒提及,這一部分我很推薦小說《惡魔逆位》,打開新世界,法醫和痕檢的黑科技。
1987年 DNA技術可能都沒廣泛應用,《十角館事件》才能成立。
我之前寫《周處除三害》的時候,總結過,我認為的這種驚悚犯罪題材裡的“不可能三角”。
也就是無法同時全部達成的三個優點。
尺度方面:刺激、爽,沖擊,變态
邏輯方面:邏輯是否自洽,bug槽點多不多
觀感方面:電影的藝術性,是否觀衆友好,觀感舒适
這部劇在尺度和觀感方面都算是溫和的,也就是沒特别強烈的沖擊感。
所以,強項主打的就是推理邏輯。
我們觀衆也積累了這麼多閱片閱讀量,再去回看這些bug,每個人的評價體系就會不同。
覺得失望也正常。
就像電視劇裡說的,一個人的舉動未必會對外界的命運産生關鍵性的影響。
兇手本人的意志有運氣的加持,可能也更像他笃信的,用非人之物來審判這些人的罪,而他隻是個助手。
這一點能夠接受,這個故事的槽點也沒那麼不能忍受,也不算降智。
所以我比較喜歡電視劇團隊,把這一部分拎出來強調,可見是下了功夫研究原著,如何讓它更符合現代觀衆的情理之中。
閱讀小說後,電視劇版我可以給4星7分,小說确實是3星6-7分之間。
不過我會繼續讀這個作家的書,作為入門本格推理的書籍,短小順暢很不錯。
9部 绫辻行人“館系列”作品年表
1987《十角館事件》
1988《水車館事件》
1988《迷宮館事件》
1989《人偶館事件》
1991《鐘表館事件》這一部推薦的人最多
1992《黑貓館事件》
2004《暗黑館事件》
2006《驚吓館事件》
2012《奇面館事件》
第10部《雙子館事件》還在連載中。
以下這些背景資料,源自原著《十角館事件》題記,給大家做個冷知識補充。
在“館系列”之前,日本推理文學被 “社會派”的小說統治。
這種類型的推理小說屬于現實主義作品,淡化了謎團和偵探在故事裡的作用,注重揭露人性的醜陋和社會的陰暗,和之前人們熟悉的“福爾摩斯式”推理小說大相徑庭。
社會派推理小說的創始者是日本文學宗師松本清張,他在一九五七年出版的小說《點與線》是這類作品的發轫之作。小說誕生于日本經濟飛速崛起之後,刻畫了繁華背後日本社會隐藏的種種弊端和危機,因此引發了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一舉取代了傳統的“本格派”推理小說,統治日本文壇長達三十年。
在這段時間裡,日本的每一部推理小說均或多或少地帶有社會派痕迹;每一位創作者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松本清張的影響。當時評論界有“清張魔咒”這樣的說法,其統治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
随着時間的推進,新一代讀者迅速成長。這些讀者對于日本戰後的情況缺乏起碼的“感同身受”,導緻社會派推理小說的讀者群日漸萎縮;加之由于内容過于“寫實”,導緻作品出現“風俗化”趨勢,進一步失去了讀者的愛戴。
在八十年代初期,先後有幾位創作者進行了嘗試,主張推理小說回歸本色,重拾“福爾摩斯式”的浪漫主義。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莫過于有“推理之神”之稱的島田莊司和他的代表作《占星術殺人魔法》。
八十年代末,在島田莊司的指引和支持下,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高舉“複興本格”的大旗,湧現出一大批推理小說創作者,成為新式推理小說的發源地。這些創作者創作的小說被評論家稱為“新本格派”,而其中成就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绫辻行人和他的“館系列”。
“館系列”的靈感來源于绫辻行人的老師島田莊司的作品《斜屋犯罪》,是當時非常典型的新本格式的“建築推理”。所謂“建築推理”,是指故事圍繞一座建築物展開,而這座建築通常是宏大的、奢華的、病态的、附有某種機關或功能的、現實中絕對不可能存在的。
相關犯罪驚悚懸疑的合集:
作者:年讀120+本書,兩大視頻網站入駐作者。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台50w+,用愛發電。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
願意寫深度思考劇評+書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百家号/頭條/讀書賬号@芸淡風傾愛讀書,影視劇評賬号@芸淡風傾。
公衆号/豆瓣@芸淡風傾,微博@芸淡風傾_紫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