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幾個月前為了參加一個法律宣講活動,結合當時熱點,選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主題是新修訂的未保法對校園欺淩的界定與處理。在找素材時想到這部電影,當時邊看邊記錄要點。比賽結果自然是預料之中的一等獎。

...
...

那時恰好6月份,正值我高考帶隊,很容易帶入情感。校園欺淩現象各國均存在,每個人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都有過類似欺淩或被欺淩的經曆,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
...
...

中學時代班級裡有個小男生,瘦弱,鬼機靈,成績不佳。其他男生經常在他身上惡作劇,要麼撫摸他的臉頰,要麼拍打他。最嚴重的時候,他的家長每天護送他回家。奇怪的是他也不反抗,反而樂在其中。這種學生間的相互打鬧,如今來看,想必他想以這種方式融入男生群體中。

...
...

電影裡,陳念沒有家人庇護,但是有小混混男主幫助。遺憾的是,就那麼一次,沒有守住。

...
...

電影圍繞欺淩,觀影中我也在思考如何避免,處理這類事件。

...

首先是良好家庭環境,其次是學校有所作為,然後是警方嚴密偵查,最後是法律制度保障。

...
...
...

陳念的家裡有一個做微商四處躲債的母親,沒有父親的劇情。學校裡高三班主任在離職前鼓勵她做的多,新來的班主任沒有過多描寫。劇中警官知曉真相,卻也陷入兩難境地。

...
...
...
...

電影中,打光的作用發揮到極緻。男女主在陽光閃耀下談論着二十年後的你的高考作文,分道揚镳。淡化了案情處理。

...
...
...

結尾,陳念化身老師,保護着被欺淩的女生。看似HE,實為BE。一來,陳念的案底兒不可能成為老師。另外,周冬雨的演技感覺不出浴火重生後截然不同的人生。她冷漠的在講台講着英語詞組,讓我懷疑這一切不過是她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