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一遍這部紀錄片,信息非常豐富,表現效果也做得很好。

對前60年代伯克利的政治氣氛的描寫和電影《奧本海默》不同,是否真的那樣政治冷淡呢?還是伴随着國際共運2、30年代的高潮曾經繁榮?

校方和學生最初争議的焦點是學生會SLATE對“校外議題”的引進,包括civil rights(1963),nuclear weapons,apartheid in South Africa,簡言之,學生反對所謂的“sandbox politics”。

學生策略:創造一個當局不可忍受的局勢,從而推動必須作出回應。

第一個成功:希爾頓酒店談判帶來的全域行業雇員反歧視。商業聯合會的反擊:100多名伯克利學生被逮捕。校方的制裁:禁止部分校園設施的使用,然而這也使得學生與其他人員産生了團結;傳訊學生,然而其他學生迅速補位,并且領導者發動數百人宣言和被傳訊學生站在一起,試圖帶走學生的警車被堵截。

反應:從具體政策問題退回公民權利問題,“為什麼禁止在廣場上非暴力演說的權利?”開啟了學生演說活動,引用範圍涉及希臘哲學家、法國大革命和constitution liberty。而此時學校管理層沒有參與辯論。學生讨論持續相當長時間沒有中斷,人們輪流休息但不中止議程,有利于在确定行動目标前通過“一緻同意性”來維護聯盟的保持。

第二個成功:由于公民權利問題(隻需要搬出第一修正案)比政策問題更容易達成聯盟,不同的學生團體相互基本達成共識,派出學生代表與校長簽訂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