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福建,海南……漂泊他鄉的華人彷如撒在大地的幹癟種子,幾許掙紮才能茁壯成長。排斥、猜疑、歧視,屠殺,曾令多少華人如履薄冰?1965年印尼排華慘案,據資料記載,被屠人數超過了50萬人,其中30萬為華人。

華人遠赴重洋開墾北美,已超過170年曆史。淘金夢碎,鐵路魂斷,金山客換來的是多少屈辱與悲鳴?

可是一兩百年後的我們好像看不到了,看不到那段屈辱的漂泊史,運往美國的,南洋的勞工,被稱“豬仔”,沒有尊嚴。看不到南洋華人為了不讓除中文外的其他學科的教材全部換成英文,他們選擇變成獨立的華人學校,也就意味着沒有了國家經費,全由華人社團或組織出資。看不到馬來西亞,印尼的華人不讓客死他鄉的華人沒有歸宿,便買下義山,安葬他們,甚至贍養他們的親人,看不到南洋華人在近代的侵略中挺身而出,為四萬萬同胞謀一個希望,不顧一切。他們沒有任何庇佑,我可以感受到爪哇紅溪河水被華人的血染紅時,他們多麼絕望,多渴望背後有強大的支撐,可什麼都沒有,因為嫉妒,排華慘案在各地發生,他們反抗,便面臨更大的慘案,因懼怕而屠殺。如今在南洋的華人不僅僅是中華文化的延續者,還是南洋多元文化的吸收者與容納者,當站在馬六甲三寶山下,望向華僑抗日紀念碑,我才明白百年來千千萬萬的華僑傾其所有,視死如歸——隻為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