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時間留不住,既然日暮已黃昏,那就慢悠悠地、灑脫地、随心所欲地去認真活下去吧。

在當下的影視市場中,霸總劇似乎成了一種“萬能公式”,無論是青春偶像劇還是職場勵志劇,霸總的身影無處不在。而近年來,這一趨勢甚至開始入侵中老年市場,試圖為中老年女性編織一場場瑪麗蘇式的夢境。

就在國産劇忙着為中老年女性“造夢”時,日劇卻将鏡頭對準了真實的中老年獨居生活——《住宅區的兩人》。便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沒有華麗的霸總戲碼,也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而是通過“住宅區的兩人”設定,展現了中老年女性在獨居生活中的點滴日常。

這種真實而溫暖的叙事方式,不僅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溫度,也為觀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夢中情老年生活”的可能性。

霸總戲碼入侵中老年市場業态下,日劇拍出了真實的中老年獨居生活

近年來,國産劇中的霸總形象逐漸滲透到中老年市場,試圖為中老年女性打造一場場“瑪麗蘇”式的夢境。無論是中年女性與年輕霸總的浪漫邂逅,還是老年女性與富豪的黃昏戀,這些劇情都在為中老年女性提供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然而,這種“造夢”式的叙事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觀衆的幻想,卻也與現實生活脫節,甚至讓人産生一種“虛假的幸福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劇《住宅區的兩人》将視角放在了真實的中老年獨居生活上。劇中,兩位55歲的單身女性在住宅區中過着平凡而瑣碎的日常生活。她們沒有霸總的庇護,也沒有浪漫的愛情,有的隻是每天買菜、做飯、閑聊的日常。

結合日本當下的社會現狀,這部劇的創作背景顯得尤為深刻。日本是一個少子化、老齡化和獨居化問題并存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選擇獨居生活。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近30%,其中獨居老人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住宅區的兩人》通過“住宅區的兩人”設定,展現了中老年女性在獨居生活中的點滴日常,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溫度,也打開了一種過往不曾觀見的、真實的、甚至于讓人向往的中老年獨居生活方式。

“我和我閨蜜的老年日常”用最稀松平常的語态,講述活在當下的生活哲學

短視頻區,越來越多的獨身女性開始展望“我和閨蜜的老年日常”,而《住宅區的兩人》正是用輕松幽默的語調,展現了這種生活狀态。

劇中,兩位50+的單身女性從小便是閨蜜,她們在住宅區中過着懶散而充實的生活。每天,她們會因為看到便利店年輕帥氣的工讀生而心花怒放,也會被鄰居央求去幫忙換紗窗。

在幾乎全員老齡的住宅區中,過往的輝煌與失落并不重要,活在當下才是她們的生活哲學。

這種“活在當下”的生活态度,不僅反映了日本中老年人的生活現狀,也契合了心理學中的“正念”理論。正念強調對當下的覺察與接納,認為隻有活在當下,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劇中兩位女主角的生活狀态,正是對正念理論的一種生動诠釋。她們沒有過多的焦慮與擔憂,而是以一種輕松的心态面對生活中的瑣碎與突發。

日式生活流近年高分佳作,基于地緣文化與日本國情之下的獨特産物

《住宅區的兩人》的成功,離不開其獨特的日本地緣文化背景。

劇中故事發生的“團地”(住宅區)是日本戰後的産物,主要為戰後的日本民衆提供鋼筋水泥的住房。然而,随着公寓樓的普及,團地逐漸被年輕人所放棄,成為了中老年人的居所。團地雖然價格低廉,但地處偏遠、居民整體年齡偏大、大多沒有電梯設施等原因,使得它成為了中老年人的“專屬領地”。在這樣的背景下,《住宅區的兩人》通過兩位女主角的日常生活,展現了團地中老年人的生活狀态。

日式生活流多年來佳作甚多,最近較為火熱的是《重啟人生》,随後便是這部《住宅區的兩人》。這些作品基于獨有的日本地緣文化和國情,通過細膩的叙事和真實的情感,展現了日本社會的獨特風貌。基于獨有的日本地緣文化和國情,該類題材也有了更為鮮活的故事元素和不變的治愈内核。

《重啟人生》說,生活就是一直在重複同樣的事情。最後一次人生,不是為了下輩子,而是要讓這輩子過得更好。

《住宅區的兩人》說,慢悠悠地去幹吧,就持續到能持續的地方為止。人生之路,仍很漫長。

既然時間留不住,既然日暮已黃昏,那就慢悠悠地、灑脫地、随心所欲地去認真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