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劇了,原來也不是沉不下心來劇,隻是沒遇到好劇。趁着周末“加班加點”看完《你和其餘的一切》,感歎其細膩與深度。對情感的呈現太細膩得體了,好像第一次體會在文字中不能表達,而在鏡頭、演員的眼神裡感受到情緒的流動。整部劇對與愛與成長、跨性别、甚至死亡的探讨可以穿插在“平淡”的故事情節中。柳是完整的個體(尤其體現在她處理三者關系的理性對應),一直都在踐行着愛與被愛,尚延一生都在尋找支柱,填補生命的殘缺。前者從小羨慕尚延,但會化為自身的努力。後者羨慕柳,但将其當做了對手,雖一步步“掠奪”成功,可到頭來是無盡的痛苦。人無法脫離關系成長,“他人即地獄”給了我們指導,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但看到後怎麼做很重要。能理解尚延嗎?能理解的,但能怪罪嗎?我們或許會說她是有機會改變的,可以換個視角,其實有很多人在愛她,可是她自己不接受周圍人的幫助。恩中也一直在接受她。可她太痛苦太掙紮了,因為從小就種下了那顆種子:她說,從她孩子時就隻看到了身邊人對柳的喜歡。最終回到了原生家庭。同時在最後的死亡,其實也呈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命題:人終其一生在尋求什麼?金錢嗎?顯然也不是。是愛。可是愛需要那麼多的金錢、權力這些嗎?我看也不盡然,在這部劇中我看到了是人原本相信的東西,是價值觀,是信念。如果在玩社會叢林法則這套遊戲,到頭來也是追尋這些,為何不易一開始就帶這些上路呢?即使慢一點,甚至也有信念崩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