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同那就是你對哈,你說的都對

十五年前的《神探》,杜琪峰韋家輝聯手為我們奉獻出一個“瘋子”神探,而結尾的換槍,燒腦程度也為人津津樂道。時間來到現在,“港片已死”已成為陳詞濫調,而當我們得知韋家輝即将執導《神探大戰》,這個“炒冷飯”式的名字似乎更讓我們印證心中已有的那個觀念。當然,我們仍舊會期待,畢竟那是韋家輝啊。好事多磨,當《神探大戰》終于呈現在銀幕面前,我們終于可以松一口氣,甚至可以喊出那句:銀河印象難以想象(盡管它并非銀河出品)。一言以蔽之,在今日凋敝之内地院線,《神探大戰》足以成為第一梯隊的那類作品,也必定會成為年底影迷年度總結中提及次數最多的電影。

相似的名字,确實很容易會讓人聯想到十五年前那部經典之作。但顯然,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如果隻是一味作者化,隻會在内地市場賠的血本無歸。于是,我們看到的是更商業化的,更适應内地的神探故事。

與《神探》強調心理驚悚不同,《神探大戰》走的是警匪片的路子。故事的開始即是屠夫案,滿身傷痕被塑料袋罩着跌跌撞撞的女生被警察救下,不等觀衆消化又來到魔警案,複刻《神探》中經典的換槍戲,李俊的“瘋子神探”形象初露端倪。而進入正題之後整部電影的節奏之快令觀衆目不暇接。以香港的種種案件為底本,烹屍案、燒屍案,尺度之大令人咋舌,但正也滿足普通觀衆的獵奇心理。而正如《拆彈專家2》裡那般,商業片裡該有的大場面在《神探大戰》裡一個也不會少:小巷裡的槍戰、港口爆炸、船塢對決。這一系列的特質或是出于票房考量,但在觀影熱情逐漸下降的當下,如此商業化的特質才能夠吸引觀衆進入電影院。

...
寂靜嶺那味兒出來了

當然,即使隻是一部商業片,韋家輝在其中也會注入自己的一以貫之的表達。

神探對神探,名為神探的組織動用私刑向着罪犯複仇。我們能看到很多好萊塢電影的影子:公權和私刑,以正義為名的法外之徒執法,人們應該如何定義正義。可是,韋家輝怎會對這樣的話題的感興趣,而我們理解整部電影的關鍵,就藏在這一句台詞裡面:大惡若善,大善若惡。

如果純粹從旁觀者角度而并非從李俊的角度來看,我們會更相信多次立功的一臉正氣的方禮信,還是以邋遢形象示人神神叨叨的“瘋子”李俊,答案昭然若揭。然而看過電影的我們就知道,那個永遠正義凜然的正面人物才是最大的惡魔。但我們再去思考,韋家輝是想告訴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去輕易相信表象嗎。或許,他隻是想表達我們隻是處于一個“混沌”的時代。混沌是什麼,是不可預測,是混亂,是無序,是容易被輕易控制,是我們内心裡存在的兩個小人,是難以從善惡裡劃出一條泾渭分明的界限。在當今的這個時代,哪有什麼純粹的好人壞人,無非是有不同的偏向罷了。在最後的對決,方禮信用一命換一命的方式逼迫李俊做出選擇,是神探還是psychopath。不同的稱呼實際上取決于一念之間。于是當李俊吼出那句“人人都能成為怪物,為什麼我不可以”,我們就知道他在這一混沌的狀态之中自我掙紮,而他女兒那一句“我以你為榮”,則是在善惡天平上投下的最重要的砝碼。當然這樣的轉變我很喜歡,這一句台詞的感情濃度足夠強,足以打動我。

當然。最後的窗戶映出的的方禮信的樣貌不僅僅是給電影留下一個歐亨利式的結尾,更是留給我們的思考題。到底是李俊心中的惡魔以方禮信的樣貌浮現,是硬币的一體兩面,是依舊孤獨,還是他才是隐藏最深的反派,最邪惡的怪物。

李俊口中不斷念出的德語“與怪物戰鬥小心自己成為怪物”也是我們理解韋家輝表達的另一個關鍵。故事的表面是以神探為名的組織因為公權的代表警察屍位素餐造成許多冤假錯案才私自複仇。但情節逐步推進,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李俊催生的。在橋底下寫的種種推理才被方禮信利用。當李俊執着于警方造成的冤假錯案,當正義者凝視罪惡,殊不知他催生了新的罪惡。這種帶着宿命感的因果關系令人唏噓,而這也是韋家輝一直以來要表達的“人太執着,心盲無明,是會殺人的”。(via兔神)

...
他消除罪惡,卻也滋生罪惡

被具象化的怪物是足夠必要的,因為這是尋求認放下執着的關鍵。李俊問陳儀你看到怪物了嗎,作為觀衆的我們自然知道真相,但陳儀依然說“我看到了”。于是李俊獲得了認同,他放下了,說出那句“人人都是神探”。其實作為普通觀衆我還是會為這句台詞打動,因為就算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對面,隻要有一個人認同你就足夠了。

劉青雲一如既往地好,在我眼裡可以直接預定明年最佳男主角,正如董老師所說:劉青雲演的好正常啊,演不好才應該驚訝吧。林峰倒也算是驚喜,雖然接不住劉青雲的戲但作為反派還是能夠讓人信服,會讓人膽寒。

...
“你是我這輩子最偉大的作品”簡直可以入圍年度最驚悚台詞

當然,《神探大戰》并非盡善盡美,肉眼可見的劇情bug,人物的臉譜化,粗糙的動作戲,太瘋狂以至于失去了該有的控制力都可以成為你給這部電影差評的理由。但作為一名港影愛好者,能在電影院裡依稀看到過去港影“盡皆過火盡是癫狂”的影子就已經非常滿足了。就像電影裡,李俊說他聽到陳儀未出生的孩子對他說神探加油,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深意嗎。

香港電影,加油。

滿分10分的話我會給這部9分。下面讓我們看一看觀影團的小夥伴對于這部電影的評價吧:

@要丸6.7/10 不瘋魔不成活,這種逼仄癫狂的節奏真的讓人頭皮發麻,直呼過瘾,可以說是很爽快一氣呵成的電影。但跳脫的快節奏和沒力道的中配以及劣質特效讓人頻頻出戲,打斷沉浸的劇本體驗,缺點調整好是完全可以五星的神作。是神探還是魔警?為什麼别人可以變成怪物,我不能!尼采的名言結合善惡因果再加上弗洛伊德,呈現出的是一種混沌非二元的價值體系。可視的怪物和鏡中的人格,善惡全在一念之間。子女的複仇和回環的圈套,一切都是輪回的宿命。在這場世俗交鋒中我們都有可能是神探或是psychopath,缺席的父親和新生的兒子,輪回的命運裡我們自己選擇成神或者成魔。

@mdr skywalker 8/10 粵語版二刷,IMAX國語場一刷,全片充斥着一股無法消除的戾氣,正如那個無處不在的怪物一樣,案件設計,槍戰動作,人物表演都非常有韋家輝自身的瘋狂腦洞和神棍風格,用大制作對舊時的香港B級片進行還魂,真假神探大戰,神探與瘋子的人格分裂還有那個半開放的結局都是一種壓抑很久情緒的釋放,劉青雲在《神探》基礎上貢獻了更加投入和瘋狂的表演,已經提前預訂明年一席金像獎影帝,隻可惜沒有了杜sir的加持,影片拍的過度釋放,很多細節都沒有做好,槽點也有不少,動作戲太注重火爆也喪失了一些美感。

@Wild life 9/10 夠勁,太夠勁了。

兩極分化是必然的,一方面徹底用動作場面推進情節,構成了一個最缜密的叙事網,而另一方面幾乎是舍棄了所有可以鋪墊情感,角色背景,以及邪典場面的片段,最後以一種直接又狂暴的節奏一幹到底,實在是牛逼。

這部成本一高可真的是随便玩啊,各種大槍戰比比皆是,從廟街打到公交車打到廢棄碼頭,最後的碼頭場景直接将末世感推向了最高峰,是能感受到所有場景都有用心設計的。

林峰這次可真夠打破形象了,關鍵在于前後對比的反差實在是夠大,足夠撐起這個關鍵的題眼,respect.

總體來說有點超出預期,既保證了銀河風格的傳承,韋家輝的瘋癫特色,還有堪比銀河映像所有作品動作戲總和的動作場面,以及層層包裹的隐喻,對當下來說足夠反複看了。

@野凡 8/10“大邪若正,大善若惡。”心魔的議題不是無端發起,瘋魔的根源早露蛛絲馬迹。佛教的哲思貫穿劇作脈絡。身是地獄,無懼地獄。線索是執念,是童年創傷,也是正邪一念。“人人都可以變成怪物,為什麼我不可以?”善惡懸于遊絲一線,流連于此身榮耀還是藏匿于正義暗面。複仇還是殺戮,伸張正義還是制造恐慌。苦難加施其身,何故強求以德報怨。本就不共戴天,何來善惡對錯之說。不瘋魔,何以成神,無以有神,何有心魔。

@一級特工【101mins】8/10,“我不是瘋子,我是神探”,但正神探和邪神探其實都是瘋子,前者為了破案導緻家庭破碎,淪落街頭二十年無人信,後者殺人成性,竟自導自演出整場“神探大戰”。但二人的區别也很明顯,前者“包左手”後者“包右手”呈鏡像關系,後者在極惡之外僞裝成天衣無縫的正派,而前者也面臨着用私刑報仇的考驗。因此最後正神探向窗外望去,看見的正是邪神探,也是自己差點堕落進的深淵。

@理易封 6/10 為了過審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連環案件是挺瘋,但每個環節又都差一點點到爽,人物邏輯感覺差了很多鋪墊,劉青雲演的好正常啊,演不好才應該驚訝吧

@MinamiFans 7/10 太想自我确證,導緻懸浮在全片中的幽靈呓語成為了喊口号。天使與魔鬼欲合為一體,也顯得略為勉強。

@奔兔吉爾 8.5/10 了因看破紅塵拂衣而去,李俊卸下執念走火入魔,「人人都能變怪物,為什麼我不可以」之詰問,最終在韋生的接生情結和佛學思維中找到答案,本體還是那句「人太執著,心盲無明,是會殺人的」,所以能理解那個怪物為什麼一定要出現,那不僅是「心魔」這一意念在商業電影中的視覺外化,更是走出一切因果循環、冤冤相報城市迷局的突破口。李俊看到怪物,產生自視無敵神探的執念,無視家庭與紀律,暗中誕下罪惡,所有人皆因相信他的查案神力而陷入復仇怪圈,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他也成為罪惡的源頭之一,最後陳儀的回答是他尋得認同的關鍵,教他放下執念,可以坦然告訴大家「沒有人是神探」。而佈局再破局、身份置換和「兩個隻能活一個」的黑色血迷宮,原來不是《神探》,而是《暗花》。

@牛逼協會會長 如果說這個片子跟暗花有相似之處的話,可能就跟男主在算計别人的同時,别人也在算計着他這一點很像,隻不過暗花這種算計表面上是雙雄對峙,實際上在暗中較量,甚至出現的一些意外在令人驚奇的同時還保留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神探大戰卻将這種較量通過對白的方式完全躍然于紙上,用唯心的癫書唯物的狂。韋家輝做導演當然不會像杜琪峰那樣強調宿命和江湖道義的大道理,反倒這裡面各個人物的動機都很簡單,格局雖然沒有拆彈2大,但是動作場面元素非常密集,很燒腦片比看着輕松,跟無腦片比還有點腦子,屬于時下值得一看的商業作品。

@大寶魚 可以無腦看的燒腦電影。電影真正對标的是奈特沙馬蘭的《不死劫》,超能力之于人而言既是天賦亦是詛咒,被善良之人運用便會誕生天使,被邪惡之人利用就會催生惡魔,能否看見怪物的言外之意正是能否正視這份能力及其背後承擔的責任。公權力不外乎也是一種超能力,它能找回正義公道,亦能制造冤假錯案,它必須在制度和程序的正義之下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否則便是放出了藏匿在潘多拉魔盒裡的怪物。

@菠蘿油 有味道,就夠了,“神探”部分喜歡的不得了,然而“大戰”效果卻稍顯不盡人意。第一次看沒有杜琪峰的韋家輝,韋能放開,但杜能收住,這次雖然犧牲掉一些細節玩的開了,但依然能看見發生這一切的熟悉的香港,不錯,滿足了

@親切的昊子 依然是屬于韋家輝的執念宇宙,隻是這次更加偏商業,基本上是傳統港影特色和韋生腦洞癫狂完美結合的力作。電影全程高能,劇情上一直追着被案情塞滿毫無喘息機會,兇手另有其人直接告訴你推理和懸疑并非主線,正邪探讨和人心險惡才是,尤其人心中的“惡魔”的體現更是點睛之處。這幾年港影不一頓狂轟亂炸把香港搞亂就不能叫港影了,無政府主義、用完即棄、神與瘋的毫厘等設置更是不言自明。所以發現邏輯漏洞打低分和因為結尾洩氣大呼可惜打低分真的大可不必。

@Fairy 沒有《神探》這麼故弄玄虛(狗頭),動作戲酣暢淋漓,節奏很快,可以說是适合大部分人看的電影,反轉其實不是很高明,但整體觀看舒适,一步步推着走,内核也不低級,很好的商業爽片。劉青雲好會演,林峯好帥,《拆彈專家2》之後港片給我的又一次大驚喜,确實難得,值得期待,五星支持下。

@鉛紙鶴 第一印象是可惜,太可惜了,結尾之前種種都很精彩,但是臨到高潮崩了。不知為何,感覺韋家輝可以寫出很多好的結局,但偏偏寫成了這樣,浪費了一出好戲。不指望能達到《神探》的輝煌,但《神探》最經典在結尾,《神探大戰》功虧一篑也是結尾。

這一期的周限定就到這裡了,感謝耐心的友鄰朋友們拉倒最後看完,讓我們期待下一期奔·全豆瓣最厲害的影迷·兔·我的神·吉·港影百曉生·爾為我們帶來的《七人樂隊》!!!

以及,放牛班是一個無門檻、無下限,除了電影什麼都聊最近熱衷于磕野藥cp的觀影團(劃掉)。想加入歡迎繼續咨詢在豆瓣苟且偷生的70後單身蠢驢@鬈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