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和鳳二娘喝一杯”,也是我本人,不是抄襲,感謝提問的朋友】
有一段時間确實挺焦慮的。就是結束了學習生涯、剛剛步入社會工作的時候。覺得自己特别優秀,從小到大沒失敗過,成績嘎嘎好,老師嗷嗷喜歡,同學喵喵友好。
那時候可狂了——在心裡。外表看不出來。
心裡覺得,自己學的是經世之道,必然要以天下為己任。
佩服的是範沖淹、欣賞的是李太白、向往的是蘇東坡、給自己安排的退休生活是陶淵明那樣的。那叫一個狷狂桀骜!胡雪岩這樣的都入不了眼。
何等的中二!
老話怎麼曰來着?
——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至于生存瑣事、日常俗務,古人也曾雲過——
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
學成文武藝,去回報社會,絕對不能造成浪費!
那時候的焦慮還有,作為一個女性,同時面臨着婚齡這個問題。
我這個長相、這個氣質,婚戀市場上隻能是買方市場。
那是左手焦慮、右手也焦慮。
就養出了一個壞習慣。看傑出的人,比如作家、音樂家,看到生卒年月,下意識地計算他哪一年創作出了第一部驚世之作、哪一年取得了造福全人類的成就。
看到人家年紀輕輕就碩果累累,就焦慮。
也看到,我特别喜歡的王小波45歲走了,國外的,小說家莫泊桑43歲就去世了,詩人蘭波37歲去世,拜倫36歲就離開人世,詩人雪萊(寫“冬天如果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那位)30歲就早逝了。
偉大的波蘭作曲家肖邦,39歲逝世。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38歲去世,莫紮特更是35歲就離開了人間。
我們中國古代,寫《滕王閣序》的王勃26歲就早早離世,許多人喜歡的納蘭性德30歲就走了。
對比一下,我這條命,貴重到哪去了呢?
反省了,我就是把自己看太重了。沒必要沒必要。
吾日三省吾身(如圖):
生又如何,死又何懼,瞎特大爺的過吧。天塌下來有武大郎頂着。
就陷入了一種“浪費就浪費吧,都是天意”——這種庸俗的堕落的快樂之中。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着陸了,落地了,踏踏實實努力了,之前的想法太不接地氣了。
我們好像是一個隻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的族群。
從時間線上來看,一生,錯一次,要彌補這個錯,就很難;從空間上來看也是,一個群體,赢者通吃。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如何競争,倒是沒有被教過如何合作、如何獨處。
就像,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如何生、如何獲得世俗意義的成功,卻沒有被教過如何面對老、病、死。
我很小的時候,在某本純文淆雜志上,看一個小說,開頭寫,若在北京街頭,看到一個中年人奮力登自行車上下班,你上去就給他一腳,那人絕對沒脾氣!
……夠狠。
我當時都驚了,作者你這樣禮貌嗎?
當然,寫那個小說的人肯定沒想到,後來有了幾十萬、上百萬塊人民币才能買一輛的自行車。
有人就想說,我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就願意過普普通通的生活,給我的精神一片空間,不讓世俗過分擠壓它;同時我也盡力地過好我的世俗生活,行不行?
行。
接着說,我一事無成,焦慮嗎?
剛才說到有幾年很焦慮,後來就忙着做自己喜歡的、或者想嘗試的事情,就不焦慮了。再過幾年,身邊已婚的朋友陸續開始離婚了,就徹底不焦慮了……
開玩笑開玩笑。
其實和身邊人對比的話,肯定是不足的會有很多。
比如,同齡人可以給爸媽大手一揮買套房,我還時不時要啃老;
同齡人接濟兄弟姐妹、幫親戚朋友解決問題,我連自己的問題都疲于應對;
同齡人年終獎用買了一輛紅旗H9(此處非廣告、做不起),我沒年終獎……
那對于這些,為什麼不焦慮呢?
我也想了,應該是因為不在乎。
焦慮是因為在乎這些問題。
我的焦慮基本上都源于自我實現方面,源于對自己不滿意。對自己較為滿意,就不焦慮;對自己不大滿意,就開始焦慮。一定有許多人和我不同,大家焦慮的原因各有各樣。
主動放下很難,直到有一天你不在乎了。
那麼怎樣才能不在乎?
是不是幹脆忽略、裝作看不見、回避問題呢?
我覺得不是,反而你要沖上去解決那個問題。去行動,去做。
我們念書的時候老師說過一句話,叫“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幹活的時候好好幹,先别想結果。
好像又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我盡力了還是收獲寥寥,是不是應該一開始就節約力氣。
我覺得不。
有好奇心是人類的本能,你壓抑這個本能就會痛苦。
創作,或者說做事情是人的本能,是一種釋放,一種成就感、滿足感的獲得來源,你不去釋放,就會痛苦。
你去盡力去做了,你有了成就感、有了滿足感,你的自我評價并不低,做不到的是你能力以外的事情,你沒有浪費你的時間、你的空間,你沒有浪費自己。
孟子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仰起頭來看看覺得自己對天無愧,低下頭去想想覺得自己不愧于别人。你将它引申來看,無愧于自己,無愧于本心,就能坦蕩磊落。坦蕩,焦慮的反義詞。
說回陶淵明,他有一首詩也有俯仰之句: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衆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複何如?
大意是說,草木茂盛,綠樹圍繞,衆鳥快樂有所寄托,我也喜愛我的茅草屋。耕種之後讀我喜愛的書。飲酒,采摘蔬菜。有細雨,有清風。泛讀着《周王傳》《山海經》。
在俯仰之間縱覽宇宙,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快樂呢?
确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