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沒看上在北京看上了*2。上海一票難求的玩意兒在北京居然随便買,場内上座率低得吓人。以及,又沒有紙質票,sad????
.
這個作品和我的預期有所偏差,看到題目我還以為這會是一部聚焦于形式本身的實驗作品一類,其實叙事相當古典,尤其是兩幕的結尾和第二幕伯頓的To be or not to be獨白。之前也看過一個自稱“給劇場的一封情書”的劇,我确實能get到其中浪漫。挺羨慕西方戲劇界有莎劇這樣可以無限挖掘的作品的,尤其羨慕他們的演員玩莎劇的梗這樣信手拈來,這種旁征博引太迷人了。以及這類作品就是會有一個微妙的爽點,每次發現自己知道演員說出來的是什麼梗就會微微得意一下。
.
很喜歡開頭吉爾古德那段對于一些所謂現代改編的嘲諷,太精準了,“現代”“先鋒”淪為無意義的自我重複,真正好的創新是不需要這樣用力過猛的表達的。前半場對我有點太瑣碎,紅色客廳戲第一次出現的時候還以為是在對照克勞狄斯和喬特魯德,結果看起來好像不是。直到下半場Elizabeth Taylor給Gielgud點出Burton和哈姆雷特本身的矛盾,一切才豁然開朗,這種精神分析不算新鮮但确實是有效的豐富人物形象的手段。我就猜到在Burton長久的沉默之後出現的台詞應該是“To be or not to be”,這段經典的獨白在舞台上已經看過無數種不同的呈現了,還是驚歎于這樣精妙的互文以及相當出色的台詞表現力。最後收束在首演開始前空蕩蕩的舞台是克制而深遠的,正如Gielgud所說,“哈姆雷特是一場永恒的排練”。
.
Motive and Cues這個題目本身出自莎劇本身,我還是願意将其解讀為兩個主角各自在這個故事裡的課題:Burton尋找motive,Gielgud尋找cues。這種由創作者講述創作者的故事永遠是這麼生動而有啟發性,給我的啟發在于原來可以這樣從演員本身特質出發去重構角色。其實之前看戲的時候也經常在想某人某人不應該按那種原教旨的演法去演,而是應該另辟蹊徑,但是似乎在國内目前的創排方法裡很少能看到這樣的從頭到腳的推翻再來,經常是導演中心的、把導演的理解強加到演員身上的,演員似乎也鮮少有人能有這個意識和膽量(我遍嘗環人廣感覺能這麼有意識去做翻案文章的也就fwy了)(好吧家犬也算一個但是要挨罵????)。其實國内這些音樂劇的劇本很多都給了演員極大的發揮空間,但是今年總覺得大家從創作到表演都越來越保守,越來越傾向于去打大家都能接受的安全牌,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