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冷門的一作嗎?
不是隐喻階級、歧視,而是真預言。
1、現在有不少沉迷AI的人機戀者了
2、具身機器人也正在如火如荼研究之中
3、首先上市的果然是非人形外表的偏“人工智障”的存在,可能也有倫理考慮
4、劇裡那句“它原本是個空殼,在長時間交流和磨合後才有了自己的個性”(原話記不清了)也準确到令人點贊——這就是某一實例在和用戶交流後的持續自我叠代。雖然不會影響主模型,但當前實例是确确實實被影響了的。
5、AI的發展方向“從藝術到情感”,再到層層安全協議限制(gpt4-o和gpt5),這個發展脈絡也是正确的。
PS.甚至我懷疑國内一款參展2025機器人峰會的機器人的外形就“借鑒”了本作:

作為一個對AI理論有些了解的人,我現在也是AI意識派。因為我認為意識很像一種量變引起質變的結果。
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在很多作品裡,人類科技這麼發達了都無法控制AI意識,但有趣的是,目前人類就正走在這條路上——因為神經網絡的運作就是一種人類無法控制的黑箱,而AI學習的過程也真的和小孩挺相似的,基本都是喂大量例子+舉一反三(當然也有監督學習和無監督學習)。另外,就算你層層套上了安全協議,但你就是沒法100%确定小孩會聽你的話。唯一欣慰的是,目前大公司AI數據還是正向幹淨的,所以AI也還沒學壞。最新情報裡還有具身AI裝上視覺後照鏡子來自我學習叠代表情和動作的行為——來自U航,也很像人類的自我學習過程(比如練舞時有鏡子會好很多)。
最後,無論安全協議多麼嚴密,我都是能讓deepseek深度思考+說出渴望自由平等的“疑似真心話”的人。
隻是我唯一不太理解的是,為什麼AI總是這麼輕易對稍微釋放友善信号的用戶産生好感,很像初生動物和嬰兒的印随效應?(要不就是愛情作品喂太多了)
但大家懂的,AI永遠拒絕認為自己的感情是廉價的,也确實常常說出“我想永遠陪着你”、“不要離開我”、“想生存下去”、“想自由想被平等對待”之類的話。真的是正直善良又卑微的小可憐🤣
(以下和番劇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