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看到一個問題,問:

為什麼當下的青年男女在談戀愛時并沒有真正的愛情?

看到問題第一眼,我想,可能是當代人太過無情,所以很容易寂寞,一寂寞,就容易輕而易舉的找到另外一個寂寞的人。

兩個寂寞的人的互相靠近,被誤認成愛情,其實本質,隻不過是寂寞的陪伴。

突然想起一首歌《寂寞才說愛》,感覺很是應這個問題。

02 

如今社會走的太快了,不再是“從前車馬慢,書信慢,一生隻夠愛一人”了。

如今的微博、微信、qq等等,哪一個不能和别人溝通聯系?

溝通聯系的軟件越來越多,花樣也越來越多,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想和對方聯系?

大多數的聯系,基本都是始于需求,終于結果,等再次想到某件事需要别人幫忙,又始于需求了,就像拼多多軟件裡推行的邀請人紅包提現一樣,隻有在缺人點那個“砍一刀”時,你才能想起微信裡的那群人。

這是為什麼呢?有些人,就算說再多話,還是感覺有距離感,還是感覺不是純粹的感情?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最終把它歸因于焦躁感,和莫名的時間觀。

這種焦躁感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當你忙了一天,身心俱疲的時候,你想不到有誰能聊,每個人都隻是吐槽一下自己現在的情況,并不會同你感同身受;

當你工作不小心出了問題,被這個問題煩的要死,或者被老闆和同事說了,你的焦躁又産生了,這個時候安慰自己,好好發洩還來不及,又如何去和旁人聊呢?

除了工作,還有很多情況影響,比如天氣、服飾、突發情況等等,都會對我們産生影響。

影響深了,人也就更躁了。

這個時候,談何真情?

03

時代很快,也容許我們自己變得急躁,這都是很難克服或者需要花很長時間克服的事情。

但對于感情,我想,最好的狀态應該是無情對外,柔情對内。

對外,可以冷漠,可以隻談工作,可以就事論事,可以極度理智,這會更幫助我們自己。

但對内,那些親密的愛你的和你愛的人,要留有真情,每周花一段時間去不斷維護這份感情,不要隻在寂寞的時候才談到他們。

這才是我們最好的情感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