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與白的橋梁---《綠皮書》
《綠皮書》這部電影于2019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該片講述了一位黑人鋼琴家在一位白人痞子司機的陪伴下走遍美國南部10州11市進行三重奏演出的故事,故事中有沖突、有溫暖、有無奈、也有收獲,是一部值得再三揣摩的劇情片。
故事發生在1960年,距林肯簽署《黑奴解放宣言》已經百年,但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視和不同膚色人們之間的誤解、敵意還存在于美國南部的每個角落。白人司機托尼和黑人鋼琴家唐雖然在出身背景中格格不入,在生活習慣上沖突不斷,卻在2個月的旅途中逐漸互相理解、包容,最終達到了心靈上的共鳴。
兩個人的性格特點都很鮮明,而且優缺點兼容并包。托尼在夜總會處理鬧事人員果絕狠辣,不乏血腥味道;為了給家庭增添一份收入,也能放下面子一口氣吃下21個漢堡;對待妻子溫柔呵護,每天寫流水賬般的家信......唐雖然每天都極力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尊嚴,但也有酒吧買醉,裸身被囚的尴尬經曆;制止過托尼偷藏“幸運石”的行為也為錯怪托尼而真誠道歉......正是這種寫實性而非歌頌性的描寫,才使影片更加跌宕起伏,才使這部劇情片更深入人心。
托尼和唐雖然做事的方式和信念不同,但都是特别執着的人,做一件事情就會全力以赴,堅持到底。托尼雖然一直看不慣唐的做派,但他在大老闆重金誘惑時也沒有抛棄唐,唐在一路被歧視,一路困難重重下仍然沒有放棄改變人們觀念的勇氣。
人生,如果遇到生來理解自己的人固然很幸運,但如果是從碰撞和火花中逐漸打磨出的情誼就更加難能可貴,不碰撞就不能接受新的觀點,無摩擦就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包容從而成就更加堅實的友誼。一本《綠皮書》,道破了黑與白的鴻溝,也填補了白與黑的距離。影片快結尾的時候,當汽車在雪地中艱難前行,一如黑人與白人的關系在100年的磨合中還難有些許進步,又有警車在前攔截,托尼和唐滿心疲憊的準備接受盤查,警察卻提醒車胎漏氣讓他們注意安全......倒像經過100年的時間,經過很多唐和托尼的努力,種族關系終于迎來了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