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看了6部影片+1部美劇,這次挑選了其中4部做簡單分享,本次分享以紀錄片為主。由于時間寶貴,我喜歡挑高分的看,精彩的影片就像是打開了另一扇感知世界的窗口。如果你有推薦的影片,歡迎在下方留言~


 01 《人生果實》

類型:紀錄片 / 豆瓣評分:9.6 / 時長:91min

有人說,看完這部紀錄片,讓人不怕變老 


...

《人生果實》講述的是一對90歲+87歲日本夫婦的田園養老生活,他們居住在自己修建的遠離塵嚣的林間小屋中,在庭院裡栽植了上百種蔬果,把日子過得溫柔又綿長。

...

英子奶奶有着超級明媚的笑臉,熱愛各種各樣的美食,格外注重生活品質。每到豐收的季節,會将果實分類打包好分享給親朋好友,也喜歡給外孫女郵寄自己制作的天然健康的食物。

...

修一爺爺是一位倡導與自然共生的建築師,他認真細膩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為了讓老伴區分園地的果蔬制作了可愛的小木牌,為了讓小鳥解渴歇腳在園中放置了大水缸,為了營造儀式感在全家人團聚這天會升起小旗子。

...

她總是告訴他,有想做的事就大膽去嘗試。他曾說,于他而言,她是最棒的女朋友。

...

這部紀錄片太好哭了,我哭了兩次,兩次卻是截然不同的心情。

第一次是看到修一爺爺給賣魚店的小夥子寄去卡通明信片,信裡會寫「很好吃」「加油」一類鼓勵人心的話語,并配上幾幅有愛的小插圖。這一段讓人心裡突然柔軟得像一團棉花糖,忍不住發出感歎:怎麼會有這樣友善寶藏的老可愛啊。

...

第二次是老人悄然離開,雖然是毫無病痛的體面告别,可還是太舍不得如此有趣美好的生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

兩位老人一生都執着于順應時節的「慢生活」,「緩慢而堅定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在與大自然無間相伴的過程中,生活的縫隙也流淌出了果木的芬芳。

對生活付諸熱愛的人,也能從生活中收獲許多養分。積極的心态、健康的身體、燦爛的笑容、富足的精神,他們在愛這個世界的同時,這個世界也給他們送去了最好的禮物。

特别喜歡影片裡種種快樂又溫馨的日常細節,收果子、做蛋糕、制工具、寄美食、買菜、撒落葉、關窗子……每一幕仿佛都在說着,要用心生活啊。

...



 02 《他鄉的童年》 

類型:紀錄片 / 豆瓣評分:9.1

時長:單集50min(6集)

 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養育是一次再成長 


...

教育,是這個時代讓無數父母焦慮頭疼的問題。這部紀錄片通過走訪日本、芬蘭、印度、以色列、英國5個國家,加之最後一站回到中國,完成了一場關于教育的思考之旅。

教育理念差異的背後是不同國家間社會文化的差異,制片人&主持人周轶君在回複為什麼要拍攝《他鄉的童年》一問中,說到「一切沒有正确答案,隻有相互啟發」,「最好的教育,在于大人也變成學習者,不要停止成長」。

...

每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煥新了一點我對于教育的看法,原來還可以這麼教育,原來合适的教育會讓孩子變得這麼快樂滿足。

印度篇試圖挖掘全球30%CEO由印度人擔任的原因。印度人口多、貧富差距大,我們對于它的印象多為「髒亂差」。然而印度人敢于挑戰權威,不羞于表達自己,擅長在混亂中建立秩序。

...

針對貧困地區,印度采取「school in cloud」的方式進行教育,充分利用電腦和互聯網并以小組為單位帶動孩子們學習英語,連接外面廣闊的世界。

...

這集有一段有點催淚,一位患有多動症的小男孩在台灣讀書時受到老師的質疑,因為老師比較喜歡乖乖的學生,他甚至向媽媽發問自己是不是全世界最笨的小孩、是不是全世界最差的小孩、是不是不配留在這個世界上,後來由于媽媽工作調動,機緣巧合到了印度上學,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有創意,自己也可以做得很棒。

...

在小孩容忍度這點上,印度和芬蘭十分相似,他們都認為小孩吵鬧是正常的。

芬蘭的教育應該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實在太烏托邦了。在芬蘭,沒有考試、作業很少、避免任何形式的競争、不存在成功、注重平等,整個國家的教育路徑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芬蘭的小孩從出生起每年都能收到一個免費禮盒,裡面包含了一些日常用品。這樣的關愛不分貧富等級,所有的孩子享受到的是均等一緻的福利。

...

學校裡不會粘貼學習标語,因為建築被視為藝術;老師會通過閱讀教孩子們靜下來,會組織集體到森林感知大自然,會用與老人談話的方式幫助孩子們認識抽象的「時間」。老師們不需要評優評級,有足夠多的時間學習與研究孩子們感興趣的教育方式。

...

這個國度的教育很有愛很溫柔,打動人的場景也頻頻出現:

...

...

...

...

日本、以色列、英國的内容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或許可以得到一點啟發,至少會讓你知道,大千世界,教育不隻有一種可能。



 03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

類型:紀錄片 / 豆瓣評分:9.1

時長:單集50min(3集)

 天才技術狂的固執和光輝 


...

這是一部由Netflix出品的紀錄片,通過雙線的叙事手法穿插呈現了比爾·蓋茨的退休生活和少年時代。辭去微軟要職後的比爾·蓋茨沒有開啟悠閑的養老生活,而是選擇投身到解決世界難題的挑戰中:研制新型廁所,避免水質污染;消除骨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讓人們不再忍受病痛折磨;研發安全能源,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

每一集都圍繞一個世界難題展開,盡管他擁有無盡的财富、豐富的資源、聰明的腦袋,還是會遇到無法攻克的阻礙,成本問題、成效問題、中美貿易戰問題讓這三個難題的發展走向變得模糊不清。但比爾·蓋茨幾乎是不計成本地一往無前,專注、固執又努力。

...

全片用了很大篇幅講述比爾·蓋茨親情、友情、愛情方面的故事,讓比爾·蓋茨在褪去成功人士光環後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

片中拍到比爾·蓋茨有一個大大的書房,他無論去哪裡都喜歡随身攜帶一個書袋,書袋裡裝着十幾本書,秘書每周都需要更新一次。他讀的書大多數很深奧,一小時可以讀150頁,并記住90%的内容,閱讀效率極其高。

...

為了更好地思考和閱讀,他每年還會過一兩次與世隔絕的「思考周」。秘書說,他無比珍惜時間,每次開會都從不遲到,因為時間是他無法買到的更多的商品。酷愛讀書,樂于學習,可謂是頂配版的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了。

...

母親一直是比爾·蓋茨人生路上的指明燈。小時候的他曾内向自閉,是母親積極引導他走出去社交,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當被問到你最糟糕的一天是哪一天」,他想了一會說,「母親去世那天」。

父母的融洽關系也給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間的相處帶來了正面影響,朋友評價他是一個從來不抱怨妻子的丈夫。面對提問:「有哪件事情會讓你說天啊,我真希望我做了這件事情但我還沒有做呢」,比爾·蓋茨的回答是「感謝梅琳達」。本來以為他會說什麼遠大的志向,聽到這個回複,一下就被暖到了。

...

另外,比爾·蓋茨的摯友,肯特、保羅都是超級愛讀書的聰明人,片中幾次露臉的巴菲特也是他的好友。所以就如片中所說,「交對朋友太重要了,如果他們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那就是最好的禮物」,家庭和摯友真是一個人生命中彌足珍貴的養分。

...



 04 《Modern Love》

類型:美劇 / 豆瓣評分:8.7

時長:單集30min(8集)

符合秋天氣息的治愈短劇 


...

該劇由亞馬遜出品,是10月出鏡率很高的一部美劇,每個獨立劇集都根據《紐約時報》同名專欄裡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全劇8集,時長特别适合日常下飯。這裡的「LOVE」不僅僅包含了愛情,還涵蓋了友情和親情。

如果說《緻命女人》是一餐刺激味蕾的辛辣火鍋,那麼《Modern Love》就是一壺溫和滋潤的暖胃熱茶。故事沒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節,有幾集甚至還有一點點日劇風,但是整體感覺平實又窩心,好似涼涼的天氣裡灑落下一地陽光。

...

我特别喜歡片頭曲,每集都會一秒不差地看完,搭配着主題曲閃現的一張張照片都是愛情美好的模樣啊。每個故事都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留存的美好之地,第一集就給看哭了。

...

...

...

...

一段共克時艱的友誼、一對錯失彼此的戀人、一個深陷痛苦的病患,一樁維系艱難的婚姻、一場突生意外的約會……每一集皆是關于愛的千形百狀的不同诠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