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播了兩個月,終于在昨天結局了,自從知道這部劇是改編小說孤城閉,就一直很期待,然後被告知男主換成了宋仁宗,想着懷吉是内侍,不好過審,再加上男主是王凱,導演來自正午陽光,便也就算了,畢竟不算是魔改吧。估計導演也沒有想到,播着播着就變成了大家口中的僞高級劇吧!

kkw的宋仁宗
這部劇的服化道是真的好,每個演員的衣服都很有質感,在網上搜了一下,皇帝的制服也是跟畫像中的差不多,還有女性的珍珠裝飾,官員的服裝,也是有還原的,我能看到劇組的用心。

徽柔的珍珠裝
不了解宋史,說不出人家搭的房子哪裡不對,不過這部劇取景也是很不錯的,就像是傳統的水墨畫,每一幀都很舒服,感歎終于不用再看清朝明晃晃的皇宮了。

老父親kkw
這部劇對宋朝的市井生活還是有描寫的,梁家的蜜餞果子,大相國的炙豬肉,相撲,小糖人,燈會燈謎,宋朝的經濟真的很繁榮,這種景象讓人想起清明上河圖。這些都說明張開宙是用心做服道化,用心攝影,用心剪輯,用心考證,再請一堆演技好的演員,看上去一股濃濃的正劇風。

戴小紅花的司馬光
從去年的《知否》到今年的《清平樂》,導演都有一個讓我不喜歡的點,男主必須偉光正,不能有黑點,結果還是成了大豬蹄子,顧廷烨必須從小就是個正直的人,都是繼母陷害才變成這樣的,小說中的顧二叔前半生纨绔是真(老白花捧殺的原因也有),後半生浪子回頭也是真,明蘭必須是美麗聰明集才華于一身的女子,莊先生的見解,加在女主頭上,縱橫商場的盛家大房,抵不過女主的聰明,官場老油子英國公府家的女兒出事還得女主去拯救,啧啧啧,這人設無敵。

相撲
《清平樂》也是差不多的模子,男主嘛,自然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君父,士大夫眼中的好官家,不過我看了前面二十集跟後面十集,也不好評價。前面二十集我真的不知道這部劇要幹嘛,看的我是一臉懵,不過男主老是想着補償生母讓人不舒服,劉娥教他養他,哪點對不起男主,導演是想告訴我仁宗是個孝順的孩子?還是想要奪權?

懷柔
這部劇的節奏實在是太慢了,2倍速都想棄劇,劇情就像是一盤散沙,這部劇也沒啥高潮,就像是一杯白開水,不過我覺得有可能宋仁宗本來就是個平庸君主,沒啥爆點。導演是個有野心的人,想展現前朝的文人風貌,仁宗的文治武功,曹皇後的風骨,帝後的婚姻圍城,還要把原著的感情線拍出來,奈何沒有駕馭劇本的能力,所以涼涼了。

懷柔
這部劇我最喜歡的還是懷吉與徽柔的感情線了,還是想吐槽一下,編劇為啥要把徽柔的人設弄成花癡少女,整天這個好看那個好看,讓人誤解徽柔不喜歡李玮是因為李玮不好看,進而否定了他的人品和才華。而且還把懷柔cp的名場面删減了許多,不過這兩個演員像從書裡走出來一樣,台詞也很讓人感動。

懷柔
“懷吉,你是先認識我的,就算别的女子與你有多麼般配,也要最喜歡我。”
“懷吉是最最喜歡公主的,隻願一輩子都能伺候公主。”
“我不喜歡黑天,甚至還有些怕,從今往後便喜歡了,因為黑天有個懷吉在看着我呀。”
“守着公主哭,陪着公主笑,是最開心不過的事情了。”
“影子在公主腳下,懷吉在徽柔心裡。”
“我知道,在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永遠不會放棄我。”
“公主,懷吉陪你回家。”
“公主是怎樣的妹妹,懷吉就喜歡怎樣的妹妹,懷吉隻喜歡公主這樣的女孩。”
“在哪面牆上撞的?南牆。你被困住了,被困在這裡了。我心甘情願,永遠被困在這裡。”
“臣願意做公主的影子,臣慶幸可以當公主的影子。”
“若你是一株荷花,那我就做你花葉底下的波浪,這樣我們便可以歲歲年年,随風逐雨長來往。”
“不管怎樣裁剪記憶,我們都還是會出現在彼此的生命裡。”
希望來世的懷吉能撿到徽柔遺落的花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