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了電影《铤而走險》,感覺很是驚喜。
從網上的數據看,《铤而走險》,從評分到票房,都很一般:百度評分6.3,豆瓣評分6.2;影片8月30日上映,截止10月7日才4400多萬——這在動辄票房過億的今天,實在少得可憐。電影剛下線(?)就在電視平台上播出了,似乎也反映出了制作方對于影片票房的不滿。
抛開這一切,單純從影片呈現的效果來看,無疑是個好電影。
從内容來說,這是一部描寫底層人物的犯罪電影:一群遊走在道德和法律邊緣的小人物,為了貪欲和生存铤而走險:賭博,偷盜,綁架,殺人……這些元素在國産電影裡并不罕見,可是,這部《铤而走險》卻讓我感到了不一樣東西。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常常對國産電影電視劇不滿,是它們常常毫不掩飾地流露對社會底層的人們的惡意和對“成功人士”的跪舔,仿佛所有的底層人都那麼愚蠢、可笑、貪婪、懶惰、龌龊……而那些權力和财富上遊的人都智慧、幹練、勤奮、光鮮、紳士……我覺得這不過說明了這些影視創作人員的勢利、冷酷、淺薄。反觀國外,特别是同樣是東亞國家的日本和韓國,他們的影視作品裡卻常常見到對生活上那些被侮辱和損害的人們的同情,在他們身上發掘人性的光輝,同時不吝筆墨地表現出那些大人物的虛僞、冷酷,以及他們“皮袍下面的小”,從中看到了我們棄之如敝履的藝術家的“良心”,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光明和陰暗面,都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們,從對待他們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一個國家藝術家是否有“良知”。
當然,不是像我們曾經表現的那樣,身處底層就有了天然的道德優勢,身處上層就自帶原罪,社會哪個階層裡的人都有善良的也都有歹毒的。但是,底層人的悲哀在于,他們常常不得不為了金錢而去付處那些上層人不必付處的代價。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這部《铤而走險》裡,我看到了對于身處底層的人們的理解和同情。如果是有足夠的錢,亡命徒夏濤、夏西兄弟又何必為了區區的二三十萬去殺人,賣酒女張茜又何必為了救自己愛人的命而去策劃綁架?這個社會的殘酷在于,你沒有錢,就沒有尊嚴,沒有錢就沒有體面,沒有錢就沒有命……于是為了錢,不少人不惜铤而走險!
單就感觀來說,這也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故事情節緊張曲折,懸念重重,人物個性鮮明,沖突強烈,打鬥真實刺激,追逐扣人心弦……而且故事和重慶這個城市絲絲入扣,結合緊密。唯一有點遺憾的,所有人都說是普通話,不像《瘋狂的石頭》那樣通過方言為影片增加了戲劇效果。當然,搞笑,是這部電影回避的東西,或許這就是沒有用方言表演的原因吧。
值得一提的是裡面演員的表演,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沙寶亮飾演的夏濤,一個老辣的兇犯,幾乎讓人認不出他本人來,毫無違和感;歐豪,以前我隻聽過這個名字,此次飾演寡言少語的夏西,兇狠,冷酷,讓人印象深刻;演奇奇的那個小演員,那麼小,卻演得那麼好,萌,可愛,讓人心疼,催人淚下;我最意外的是大鵬,以前他給我的印象是浮華搞笑,甚至看到他是主演的時候,對這部電影的期待都打了不小的折扣,可是他此次的表演真可以用“脫胎換骨、耳目一新”來形容,如果他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的話,将是又一個鄧超,值得期待!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回來,我還是不太理解,為什麼這樣一部精彩的影片,院線表現會如此差強人意,或許是“生不逢時”?——在這個舉國歡騰的時刻,它的陰冷、生硬與一片歡歌的大氛圍實在有點格格不入。
不管怎麼樣,好電影就是好電影,即使一時被忽略,相信還是有被人想起的時候。
但願如此!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