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家夥的聲音》海報

這是一部讓人内心崩潰的電影,尤其是失去孩子的父母,更能感同身受。而且它是真實發生的事例,雖然已經過去了好多年,但是兇手仍未收到嚴懲,甚至連身份都無法确定。

京培是一名優秀的電視台主播,有一個美麗賢良的妻子智善以及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孩子尚宇。一家人本來過着平淡幸福的生活,但是某天他們的孩子失蹤後,他們的家庭和人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他們的孩子那天久久未歸,妻子打了幾個電話問了孩子的幾個同學,但孩子的同學均表示尚宇不在他們那裡,接着,一通電話打來,一個陌生男子的聲音,男子稱孩子在他那裡,并讓他們準備好一億韓元(當時約為80萬人民币),并按照他的要求放在指定地點。

...

尚宇生前最後的身影,兇手正在遠處走過來

第二天,京培向單位請假,并去銀行進行貸款,拿了綁匪要求的數額到達指定地點,但是綁匪一直不出現,一直打電話給京培以及他的妻子,并不斷更改交易地點,還威脅他們不要報警,否則孩子就會沒命。但是妻子最終還是瞞着丈夫選擇了報警,丈夫雖然責怪妻子,但無奈還是選擇配合警察。

...

綁匪打電話指引京培

警察向兩夫婦了解了具體情況,并展開了偵查,綁匪每打一次電話,警察都在旁邊監聽,以便于收集具體信息。

...

警察向夫婦兩了解情況

京培回憶起自己的工作經曆,作為一名電視台的主播,揭露了社會上太多的黑暗,也讓千千萬萬人為此丢了飯碗,他想起了他曾經的一名好友李載俊,李載俊曾參與受賄,京培不顧情誼将他的事情曝光,兩人關系因此而決裂,京培在想,會是他嗎?

綁匪接着打來電話,要求夫妻兩拿着錢一起到機場去,兩夫妻拿着錢開着車走上路途,車後尾箱藏着一名警察(最可憐的警察)。途中,綁匪一直戲耍他們,引着他們一圈圈的轉,最後綁匪引領他們到纜車上,說尚宇在纜車上等他們,夫妻兩上了纜車後,并沒有看見他們的孩子,綁匪把他們的車開走,拿走了一億韓元,并把後備箱警察打暈,警察還被綁匪剝光丢在路邊。

夫妻逐漸失去了對警察的信任,但是除了依靠警察,還能怎樣呢?警察找來了李載俊進行審問,但沒有證據證明他是綁匪。

...

警察找來李載俊進行調查

京培繼續收到了綁匪電話,并且放出了他孩子的聲音,京培慶幸自己孩子還活着。

接下來,智善收到了一顆尚宇的牙齒,并附上綁匪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她到指定地點。另一邊,警察請來了聲紋專家,想通過綁匪聲紋調查嫌疑犯。

智善照着綁匪的話到了指定地點,拿起綁匪留下的紙條,紙條上寫着要求她再付一億韓元到一個叫韓仁秀的賬戶,智善來到櫃員機,但是似乎不知是櫃員機出了故障還是綁匪故意耍她,款項怎麼也彙不過去,智善絕望的走在雨中,暈倒在地。

另一邊警察繼續在調查李載俊,通過聲紋分析以及目擊證人描述,發現他的跟綁匪的特征相似。京培突然來到警局,跪求李載俊把孩子還給他,就在這時,傳來了綁匪剛剛打電話到京培家裡的消息……綁匪已确定不是李載俊。

...

京培要李載俊還回孩子

聲紋專家通過分析,之前綁匪給京培放出孩子的聲音是磁帶錄音,夫妻兩再度陷入了絕望。

綁匪打來電話,稱這次做個了結,雖然感覺自己孩子還活着的希望不大了,但是他們還是堵上這最後一把,京培帶上一個億按照綁匪的意思來到了遊樂場,把錢放到了指定地點後,還是未能看到自己孩子,綁匪偷偷把錢拿走,京培絕望的倒在了旋轉木馬場上。

隔天,令人悲痛的事情發生,警察找到了尚宇的屍體,經調查在被綁架的第二天就死于窒息……

...

尚宇屍體被找到

悲痛過後的京培繼續回到電視台上班,開始報道到自己的孩子新聞的時候,京培面對着鏡頭失聲痛哭起來,并聲稱花上這輩子都要找到兇手,然而,15年以後,此案件已經過了韓國法律所規定的訴訟期,兇手仍未找到,至今逍遙法外。

...

京培在新聞鏡頭前痛哭

這是一部電影,但是它卻不是虛構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1991年,9歲的李亨浩在公園失蹤,父母報警後綁匪打來電話,要求2億韓元的贖金,并在電話多次更改交易地點。44天後,警方在漢江的下水道發現了李亨浩的屍體,死亡時間是其失蹤的第二天。

...

尚宇原型 李亨浩

導演經過了其家人的同意後,把案件進行了改編,拍下了這部電影。

...

這個1991年發生的案件,至今已經過去了29年,但是連兇手的身份都無法确認,并且就算現在找到了兇手,因為過了15年的訴訟期,兇手也無法被定罪,實屬令人悲痛和惋惜。

...

影片最後放出的真實事件兇手的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