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時光機》的女主角小琴,是一個從瑞典留學回來的設計師,一直崇尚極簡主義。

因為工作需要,她決定改造自己的家,打造一個極簡風格的工作室。

但當她面對家裡堆積如山的物品時,才發現,在時間的沉澱中,一個不大的家居然擁有難以想象的容量,容納着那些成百上千的陳年舊物。

小琴的哥哥阿傑也恍然發現,原來自己一直住在這麼雜亂的地方,隻是因為習慣了這樣的居住環境,漸漸地也就不覺得擁擠了。

...

面對這種情形,極簡主義者小琴選擇了斷舍離。

起初,她實行的是簡單粗暴的“扔扔扔”大法,買了大量的垃圾袋,把垃圾袋當成黑洞,暴風吸入般裝下任何物品,眼不見心不煩,直接把垃圾袋都扔掉就行。

旁觀的阿傑驚呆了,吐槽道:你是滅霸嗎?一個響指就讓物品們都消失不見。

...

後來因為一件事,小琴停止了“扔扔扔”。

她的好友阿萍,發現自己送她的生日禮物,一張精心挑選的CD也被扔進了垃圾袋。

...

阿萍把CD拿回了家,她很生氣地對小琴說,我甯願你把它還給我。

小琴不解地說,你也可以扔掉我送你的東西呀。

她不理解阿萍的心情,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她這樣“冷酷無情”,有些事她可能早就忘記了,但别人沒有忘記,要扔掉那張承載着兩個人羁絆的CD,需要雙方都釋懷才行。

02

CD事件,讓小琴意識到,許多舊物不能簡單地扔掉,物品上附着的記憶、情感,需要好好地對待。物品是自身的投影,記錄着自己的人生,也反映着别人的人生。

小琴開始聯系以前的朋友,将舊物“物歸原主”。

在歸還的過程中,有的人欣然接受,有的人感到驚喜,也有的人對過去的誤會釋然。這讓小琴充滿了成就感,她覺得自己做了對的事。

...

許久不見的阿功,聽說了小琴在返還舊物的事,打電話來拜托她找一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他和小柚的第一張合照。

兩個人多年分分合合,終于修成正果,即将舉行婚禮。阿功想在婚禮上放映他們以前的照片,卻怎麼也找不到第一張合照,于是拜托當時的拍攝者小琴幫忙找一找。

小琴本來想拒絕,但最終還是花了很多時間為他們尋找照片。

當她把找到的照片拿給阿功和小柚,看到照片的一瞬間,兩個人都哭了。

...

對他們而言,這已經不是一張普通的照片,而是最初的相遇、青春的歲月,是他們緣分的起始點。

...

看起來普通的照片,現在卻是無價的,還好留下來了。

這就是物品對人的價值。

03

在斷舍離的過程中,小琴一直有一套自己的原則:設定目标,尋找靈感;不要懷念過去;不要有太多感覺;别動搖,要無情……

但真正實施起來,就會發現,即使再冷酷無情,也有難以處理的物品。比如,小琴前男友安哥留下的相機和存儲卡。


...

一開始,小琴選擇了逃避,她把東西郵寄給了安哥。結果郵件被拒收,她不得不親自去返還物品。

這時的她,心裡搖擺不定,原本已經打算忘得幹幹淨淨的舊戀情,重又浮上心頭。

當年是她出國後,突然與安哥斷聯,把他甩了。她一直以為隻要大家都不記得,過去的事就可以過去了。

再次見到安哥,她不停地道歉,希望安哥能夠原諒自己。之後,安哥和現女友小蜜分手了,她又去找安哥,試圖勸說兩人和好。

...

安哥讓她不要再做這些事。

他說,你是為了自己吧。

你是為了自己,才把東西還給我。你是為了自己,才向我道歉。你是為了自己,才想讓我和小蜜複合,這樣你才能毫不歉疚地甩了我。


安哥的話,小琴無法反駁,她一直都是這樣一個隻顧大步向前不管别人,隻在乎自己感受的人。

04

離施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家裡的物品越來越少,隻剩下一架鋼琴還擺放在那裡,那麼的大,那麼的顯眼。

這是小琴爸爸在離家後,留下的唯一一件物品。

...

沒人彈的鋼琴,還留下做什麼?

小琴早就想把它扔了,但她媽媽完全不同意。不會彈鋼琴的中年女人,為了不忘記那段曾經的感情,固執地不肯放棄一架根本沒人彈的鋼琴。

沒辦法,小琴鼓起勇氣,打電話給那個許久未曾聯系的男人,讓他把鋼琴拿走。對方卻在電話裡說,鋼琴不要了,随便他們處理。

電話一挂,小琴就哭了,她和哥哥說:“他丢下我們的時候,似乎毫不留戀。”

小琴把爸爸的回複告訴媽媽,要賣掉鋼琴,媽媽依舊固執,兩個人大吵了一番,媽媽哭着走了,她沒看見的是,她的一雙兒女也哭了。那架鋼琴,對媽媽也許是感情的寄托,對他們卻是被爸爸抛棄的提醒,看到鋼琴就會想起爸爸,真的很痛苦。

...


不想扔掉鋼琴,是媽媽對夫妻感情的不想放下。

想扔掉鋼琴,是兒女對昔日父愛的想要放下。

沒有誰對沒錯,他們隻是都從自己的感受出發罷了。

最傷人的其實是爸爸,他無情地離開,留下那架鋼琴,讓妻兒沉浸在舊日的懷念和痛苦,一直無法釋懷,無法繼續向前。

05

影片的最後,小琴成功清理了所有的物品,工作室也如期裝修完成。

你可以說她自私,也可以說她無情,但她确實達到了自己的目标,打造出了很有質感的工作室。

...

...

《斷舍離》這本書裡這樣說道:斷舍離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這東西還能用,所以要留下來”,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語永遠都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我們就像鲶魚一樣,活在這個滿是淤泥的環境裡動彈不得。

隻要靜止不動,淤泥就會一點一點地往下沉澱,這樣一來,不管到底有多少淤泥,最上層的水都一定是清澈的。如果單純隻關注最上面一層水的話,就察覺不到自己已經陷進淤泥裡了。


雖然察覺不到,可我們卻總會覺得莫名的疲憊,沒有精神,原因非常簡單——那些藏在清澈水面下的淤泥越積越多,死死困住了我們,讓我們無力動彈。

...


小琴的哥哥最初并不覺得家裡需要整理,直到小琴讓他重新審視這個家,他才恍然發現,自己住在一個多麼擁擠多麼不方便的地方。

隻不過,因為整天生活在這個亂糟糟的環境,漸漸習慣了,而忘記這一點。

...

假如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仿佛活在淤泥裡的鲶魚,對生活感到無力,不妨嘗試一下斷舍離。——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處理掉那些束縛你内心的事和物,讓自己卸下重負,大步向前。


就像電影裡說的那樣:

每個人都是這樣,都會選擇對自己最好的事物。

隻要承認你很自私,繼續去過你的人生就好。


- End -


本文首發于個人公衆号,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草莓書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