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四十四》一部很經典的電影,當我以為這是一部批判乘客冷漠,女司機冷血的電影時,現實給了我迎頭一擊。在更多的社會事實以及電影中,我們能看到的更多的不是對施暴者的譴責,而是對受害者難以想象的惡意沖擊,我們甚至能想象到女司機所遭遇的事情,将會為她的整個人生蒙上多大的陰影。我們都說人性冷漠,司機冷血,她恨的僅僅是這些人嗎?與其說她恨,不如說她懼怕之後自己面對的來自社會,來自親人,來自陌生人的譴責,這就像是一種遲來的淩遲,每一刀都在逼她瘋狂,每一刀都在使她失去理智。
施暴者猖狂,受害者沉寂
《車四十四》2001年,由香港導演伍仕賢指導,龔蓓苾主演的短片《車四十四》獲得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該片也是第一部在威尼斯獲獎的華語電影短片。這部揭露人性醜惡且結尾極具戲劇性的電影正是根據真事改編而成。
那天,荒無人煙的馬路上終于等來了一輛四十四路公交車。不料,行車途中卻遇到了兩名劫匪,兩人上車洗劫一空。
正要下車的劫匪看見紅衣鮮豔的女司機,心生歹念,欲強行将女司機拉下車施暴。

一個小夥子起身,準備去救女司機,可當他站起身鼓動車上的人出去救人時,車上再無一人做聲。

接下來的一幕可想而知。一車的人,安靜地觀看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被兩名歹徒強奸

好不容易有一個男士剛要起身卻被旁邊的妻子又拽回座位。無奈之下,小夥子便獨自去面對兩名劫匪,為了救女司機,小夥子被刺一刀。
兩名劫匪對女司機施暴後放走了她。當女司機表情默然地上車,為救她而受傷的男主拖着傷腿也正要上車,但女司機卻關上了門,把男主拒之門外。

看到這的時候,我還在納悶,為什麼救了你卻還不讓人家上車了呢?
男主也納悶,行李被扔出窗外,看着揚長而去的大巴車很是無語,但是當他還行走在偏僻的馬路上時,一輛警車呼嘯而過。
第二天的報紙報道:“伏虎山區昨日發生慘禍,一輛中巴車摔下懸崖,車上司機和十三名乘客無一生還。”
僅僅是個案嗎?不是在更多的現實案件中,女孩子永遠站不到受害者的位置上,我們看到的是長久以來社會積累下的惡果,甚至于親人都羞于為被害者讨回公道,社會給出來的答案還希望你積極站出來嗎?不,他們隻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司法的完善也彌補不了人性的缺失。
社會的大環境造成的冷漠: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韓公主》一部真實反映了什麼叫做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的電影,人性的懦弱,自私,冷漠表現的淋漓盡緻,一個人可以對一件事情冷漠,一群人的冷漠才是造成社會冷漠的根本。譴責女司機的人是出于什麼樣的目的,我們可以想象那些被牽連的人的親人對女司機的譴責有多惡毒,甚至于這件事情發生自己的親人身上,會譴責女司機對自己親人的生命的不重視,而女司機的家人呢,那麼多人都可以縱容一件如此惡毒事情的發生還可以如此冷漠,做出什麼樣的事情都不可怕。
組成這個社會的人就是你我,如果所有人都是:你漠視事故的發生,我就去以最極端的手段報複你,你今天的不作為,總有一天你也會經曆。
所有人總是強調自我保護的同時,都把自己放在了旁觀者的角度上,但是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親人甚至于自身時,你是否還會冷靜的想,我原諒你,你的冷漠是對的。
你的不作為才是事情變的更壞的源頭
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在強調個人英雄嗎?我們需要的是每一個人不冷漠。
你的不作為不是在保全自身,而是在壯大惡的勢力。
你能做的遠不止這些,隻在于你是不是還在以為自己隻是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