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看了電影《誤殺》,在此之前并沒有看過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隻是對于懸疑題材比較感興趣,雖然目前翻拍影視唱衰的比較多。


但在沒有看過原版的情況下,看完後還是比較滿意。


...

評分和原版相差也不大。


電影主要講述了李維傑的女兒平平被警察局長拉韫的兒子素察迷奸,誤殺素察,李維傑保護妻女,隐瞞所有證據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面,幾個關鍵的點分别是:誤殺,隐瞞,救贖,情感共鳴。


誤殺或謀殺,結果都一樣


李維傑一家是早年移民到泰國的底層華人,作為一個小學文化的中年男人他隻能通過開一間網絡維修的小店鋪,勉強糊口。


即便這樣,一家四口也隻能住在墓園旁邊的房子裡,每天為每一分錢精打細算。


這個看上去落魄,窩囊,沒什麼本事的男人,他生活中最大的愛好是看電影和看泰拳比賽。


“隻要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你就會發現這世上沒有任何離奇的事情。”


李維傑沉浸在電影的虛拟世界裡,守着店鋪,養育女兒,生活拮據卻安定,對他而言很滿足。


大女兒平平和許多青春期的女孩一樣,不善于和父母溝通,有自己的心事,喜歡攀比,比較天真。


她不知道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嗎?當然知道,可是面對家境優渥的同學們她感到自卑,帶着自卑,埋怨且看不起這個沒本事的父親。


...

可是,當平平被素察欺負,甚至威脅時,她卻本能的求助母親。


在倉庫中,當平平拿起鋤頭擊打素察前,她到底是想打落素察手中的手機,還是擊打素察本人?


平平對爸爸說的是隻想打落素察手中的手機。


那一刻内心的想法隻有平平自己知道,隻是通過電影鏡頭的表達,那一瞬間平平應該是想要擊打素察的,讓他沒有還擊的能力。


李維傑在回到家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在倉庫處理“案發現場”的一切時,曾再三向妻子确認“倉庫裡一點血迹都沒有嗎?”


在案發時,李維傑觀看泰拳還特意給旁邊的觀衆解釋了什麼是吞舌。


這一段,鏡頭切換的非常巧妙,一邊是激烈的殊死搏鬥,一邊是熱烈的拳擊比賽。


鏡頭穿插營造緊張感。


影片後面衆人找到素察的屍體時棺材和身上有血迹,而且素察的眼睛是睜開的,顯然當時擊打頭部時素察并沒有死,他是昏迷後在棺材中悶死的。


安安吃飯時用叉子在玻璃上不斷劃,那個聲音和素察半夜在棺材中掙紮發出的聲音相似,李維傑卻阻止了安安。


...

由此可見,連四歲的小女兒安安都能聽到棺材中的聲音,作為第一時間去檢查埋屍地點的李維傑會不知道?


一場由誤殺,變成他殺的案件,如許多兇殺案一樣,需要毀滅一切證據,以求脫罪。


隐瞞,就要徹底


李維傑也許做夢都不會想到,他看過那麼多的懸疑電影,最終會在殺了人以後,用電影中的手法瞞天過海。


為了制造案發時不在當地,他利用了電影《蒙太奇》中的手法,用虛構事實+加強記憶力的方法打了一個時間差。


他訓練妻女面對警察的一系列詢問時的反應,他把每一個環節都嚴絲合縫的做了推敲彌補,甚至連所有不相幹的人都被他刻意利用。


當所有事情都按照李維傑預想中的樣子發展,失去兒子的拉韫雖然認定李維傑是兇手,卻束手無策。


衆人挖開了本來埋葬素察的棺材,隻看到一隻被打死的羊。


這一隻替罪羊,讓警察和民衆的關系完全破裂,也讓警察無法再定他們一家人的罪。


“你為什麼連我都瞞着?”

 

“我沒什麼本事,能做的隻是擋在你們面前。”


所以,李維傑甚至想到四個人中,總會有人受不住身體或心理上的壓力,說出實話,而安安當晚看到母親往棺材裡埋東西,隻是天黑她隻看到素察手上的白色繃帶。


衆目睽睽下,不顧所有人反對,挖墳掘墓後隻能看到一直雪白的替罪羊。


...

救贖,隻為讓自己問心無愧而已


李維傑信佛,影片開始,第一次他十分輕松的去寺廟布施,身後經過了兩隻蹦蹦跳跳的羊。


在毀滅了有關素察的一切證據後,第二次去寺廟布施,法師卻拒絕了他。


“你心有挂礙,佛祖是不會接受你的祈求”。


在佛寺如此繁盛的泰國,拜佛能讓人内心平和,但李維傑的内心早已充滿負罪感,是罪惡之身,即便虔誠叩拜仍無法消除身上的罪孽。


如同在他身後出現的那隻羊。


在發生暴亂後,李維傑一家平安回來了,小女兒安安考試得了一百分,因為他答應過女兒,下次考一百分就給她買個口琴。


隻是那張試卷上的分數是塗改過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了一家人的安全,李維傑教四歲的小女兒安安撒謊,所以安安便學會了用謊言得到好處。


...

李維傑自首後,面對鏡頭,隻對被他利用的那些普通人道歉,為他所做的事情付出了常規代價。


有人說,這是影片的敗筆,也有人說這是主題的升華。


從現實意義而言,這樣的結局是為了過審,但放在影片中,最後的鏡頭“李維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頌叔那個意味深長的表情,總是耐人尋味。


李維傑從殺人這一點上看,不是一個絕對的好人,人生而平等;在李維傑說“我沒什麼本事”阿玉掩面而泣也可以看出,他不算是一個很好的丈夫。


隻是,在父親的角色中,李維傑願意付出一切,那麼最後的自首不過是一位父親順其自然的選擇。


...

最能引起情感共鳴的,是父母的愛


整個案件的起源是平平質疑參加夏令營,父親李維傑雖覺得費用昂貴,當時沒有答應女兒的要求,但夜裡還是給了女兒報名費,在同意書上簽字了。


如現實中大多數普通父親一樣,不善表達愛,隻會用行動表示。


女兒平平也如大多數青春期的女孩一樣,不理解父母。


當遇到突發事件,李維傑毅然為妻女扛下了一切;平平無助的向母親求助。


親人,永遠是最大的動力和後盾。


警察局長拉韫對兒子素察各種寵愛,毫無原則和底線,這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溺愛。


在溺愛之下的素察,因為得到的愛太多,變成一個無惡不作的少年。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獸。”


拉韫愛孩子的方式方法錯了,但她也是愛的,所以面對兒子生死不明,她幾近瘋狂,無所不用其極。


可拉韫看到手機裡不堪入目的視頻時,強勢的局長失聲痛哭,因為她知道兒子不可能還活在世上,甚至她在傷心欲絕時幻想自己的兒子還在身邊。


她想象中的素察,穿着一身幹淨的校服,是一個乖乖的高中生的模樣。


一個根本不了解兒子的母親,卻一味的溺愛自己的孩子,是母親的錯,也是孩子的錯。


李維傑最後以自首的方式,和女兒平平再一次交心,平平也通過這次慘痛的事件,真正成長起來。


當拉韫夫婦失去一切,詢問李維傑,素察生死時,李維傑說“女兒第一次受到傷害時,我沒有保護她,我不想家人受到第二次傷害。”


...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電影的主題曲《亡羊》中有一句歌詞:是誰在暗地角落給一槍是誰用謊言控訴真相


羊在影片中一共出現了七次,每一次都有重大的意義,前面提到過幾次,整個電影中李維傑在案發後所做也可以但算作“亡羊補牢”。


将誤殺引起的一切毀滅,一人背負所有罪孽;看到女兒說謊選擇自首,完成作為父親的言傳身教。


生活在底層的普通民衆,也是一隻隻羊。


“羊有草吃就夠了,他們才不會在意會不會被薅羊毛。”


面對有權勢的人,他們像是一隻隻待宰的羔羊,否則素察不會在打瞎别人一隻眼後,拉韫卻隻在意兒子手受了傷。


否則素察的父親在兒子出事後,不會隻關心這件事會不會影響自己的選舉。


當權者不會在意一隻羔羊,雖然羔羊的心願是隻要能吃到草。


所以當“羔羊們”徹底被激怒,他們終于無法忍受壓迫時,發生了暴亂,隻需要一個導火索,李維傑的事情成為壓垮羔羊的一根稻草。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也是對當權者的一種警告。


白鴿繞不過塔頂,作惡多端的孩子終将自食惡果,權勢滔天的人,總會失去所有。


“誤殺”的又何止是一個人。


所以李維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

整部影片可以說是集各種電影情節于一身,在拉韫查李維傑的觀影記錄時,電影清單上出現的影片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痕迹。


李維傑在處理車子,推車下水采用的是《看不見的客人》中的手法;手機定位路線采用的是《網絡迷蹤》;為愛背鍋采用的是《白夜行》和《嫌疑人X現身》;影片開頭和彩蛋部分前後呼應,分别緻敬了《肖申克的救贖》和《活埋》。


這部影片監制是陳思成,作為圈内少有的推理謎,在懸疑推理方面希望可以堅持下去,也希望國産翻拍能繼續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