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機長》改編自18年5月14日四川航班3U8633中途發生意外迫降成都機場的真人真事!

在故事情節上,從開始飛機正常飛行,到駕駛艙擋風玻璃破裂,到飛機盤旋在西藏高原缺氧失壓的狀态,到穿越雲雷層,再到成都機場迫降。情節層層推進,不斷把情緒推向高潮,過程基本沒有什麼尿點,看完也是挺感動的。

在整個故事發展的過程中,其實埋下了不少伏筆,這裡選三個視角分别說一下。

第一個視角是駕駛艙裡控制飛機的機長劉傳建。

劉傳建的前身是在部隊裡轟炸機的,在改到民航之前,這條航線他已經飛了100多次。

暗示着劉傳建的資深,以及作為軍人所具備的冷靜、責任和勇氣,也為後面選擇在西藏高原上空盤旋做鋪墊。

另外,駕駛艙裡混得比較差的就是歐豪,就差從擋風玻璃飛出去了。

電影這麼安排,我覺得也是有寓意的,作為飛機的駕駛員,是一點也馬虎不得,當你覺得沒問題的時候問題就一定會來找你。

這不,歐豪之前的浮誇立馬被打臉,這也為引出作為一名好機長所要具備的素質,專業、細緻、職責!

第二個視角是乘客艙裡的乘務員和乘客。

作為同一班飛機的工作人員,機長副駕駛等控制的是飛機,而乘務員調控的是乘客,兩者都很重要。

作為乘務人員,必須要訓練有素,服務周到,專業!作為乘客,應該要盡可能配合乘務人員的工作,她們的存在就是為了保障你們的安全,不要試圖去挑戰他們的專業,這樣子隻會造成更多壞的影響和結果。

電影關于這一點也特意安排了一個場景,在飛機無法飛入雲雷層,盤旋在西藏高原上空時,有乘客起哄,為什麼在兜圈?

這下子引爆所有乘客的恐慌,甚至有的乘客推着小車沖向乘務人員。

在飛機上,乘務人員所說的話就是權威,就是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不信任、起哄、引爆恐慌就是在添堵,就是在拿大家的生命開玩笑。

第三個視角是各地區的塔台調配,飛機的流量控制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需要各方的配合。

在得知航班出事後,所有相關地區的塔台都在密切關注,密切聯系,大家都在調配資源給3U8633航班騰出空間。

在這裡,我看到有幾個點特别好。

一個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區的塔台都把這次事故航班的優先級放到最高。

當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受到威脅,全社會所有的力量都會密切關注,并把調配資源的優先級放到最高,畢竟生命大于一切,我們要敬畏生命。

另一個是大國力量,每個地區都有完善的調配系統,并且相互之間能夠密切配合,這本身就是一件龐大的組織工程。

看到顯示器上密密麻麻的飛行航線,你就可以想象在我們頭頂上是怎麼樣的飛機流量,是多麼龐大複雜的系統在支撐和運作,所以要遵紀守法。可能你不經意的一件小事,會影響到别人整個系統甚至很多人的出行時間,要敬畏規章!

最後,向所有工作在一線的,民航機組人員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