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腳步好像越走越快,已經沒有人會去崇拜那些為國家奉獻一生的科學家,也沒有人去狂追一本小說,更很少有人記得為他人奉獻生命的英雄。
有的隻是今天又有哪個明星出軌了,明天又有哪個明星生孩子了,要不就是哪個明星詐捐了,等等……
有時真的很是羨慕以前的社會,雖然貧窮,但每個人似乎都活的那麼真實。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蕭紅》,影片發生在僞滿洲政權時期,日本人開始侵略中國。她為了擺脫封建社會遺留的思想,女孩長大讀書沒用,家裡為她訂了婚。但是她不甘命運擺布,在表哥的幫助下逃婚并上了學。之後雖然命運弄人她窮困潦倒時遇到了家裡讓她嫁的人,他幫她上學,但最後因為失去家裡人的資助,他丢下已經懷孕的她,逃走了。
上天總是把你逼入絕境又會給你插上天使的翅膀,她遇到了從此改變她命運的人蕭軍。兩人相識戰火年代,貧困,饑餓讓兩人更加珍惜彼此。在這時期他們一個寫作一個當老師,生活上彼此照顧。她生下的孩子被别人領養了,那應該是她不願面對的,卻又不得不做的。
蕭軍第一次見到她,看到一個如此美麗卻又倔強的女人,可能就愛上了她。如果第一次她和那個人是迫不得已,那蕭軍就是她第一個愛上的人。
尤其那段蕭軍找到工作後他們在上海的大街上又唱又跳,羨煞旁人。那時他們是自由的,他們是幸福的。
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的,有些人注定屬于别人,而蕭軍在成就張乃滢的同時也慢慢的失去了她。蕭軍的背叛,讓一直靠寫作來麻痹自己的乃滢一直掙紮在放棄和不舍之間。
她的寫作受到魯迅先生極高的肯定,尤其是《生死場》,魯迅先生為其做序。
當然她沒有因為寫作給她帶來一絲安慰,她所寫的隻是她的精神寄托。
她的寫作是蕭軍鼓勵她的,她的第一本書是《俏吟與蕭軍》,她寫作的源泉。現在他給她帶來的隻是痛苦罷了。
她鼓起勇氣離開了他,和他道别。還他自由,也放自己一場。
她和端木來到香港,隻是她認為這個男人會給她不一樣的愛,可是最後她還是失望了。
她久病不治,最後病逝在香港。
影片雖然講述了她短暫的一生,但這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卻用她的文字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财富,她敢于沖破封建枷鎖,敢于追求自我,一生和家人鬧翻,他愛的人離開她。但,最後,她卻沒有抱怨任何人。她隻是想要回家,回那個給過她童年記憶的家。
影片隻是蕭紅一生縮影,一個女作家,為愛,為自由,獻出一生。
倔強而不失美麗。
記得裡面有一段她說,将來她想開一間咖啡屋,專門給寫作的人提供服務。屋裡陳列一些名貴的畫,有一個舒适的環境。因為作家的心太苦了。
每個人,也許都該找到自己的方向,即使頭破血流,至少認真的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