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什麼?我們經常用生活處處是希望來鼓勵别人,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抓不住希望?
肖申克監獄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社會寫照,裡面的每個囚犯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生,但是大多數代表的都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真正敢于面對困難,走出困境的,都是鳳毛菱角。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影片出現的詞——體制化。
什麼是體制化?人對一種事物的依賴是出自自己的精神思維以及習慣,而在跳出原有的限制之外後,人們本能的反應是想在新的體制内尋找舊的體制拘束。就和一個方形在大的方形内可以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但如果大的環境變成了圓形,那麼方形就開始以自己的形态去配合圓形,這是不可能的事,而最終方形會心身力竭,悲劇就會這樣的發生!但如果方形将自己的容積變大,或者變小,它未必在圓形内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處,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性,而這種習慣性就是體制化。
影片中的瑞德說:監獄是個怪地方,開始你恨它,然後你習慣它,更久之後,你離不開它,這就叫體制化。

安迪含冤,噩運從此開始
現實中被體制化的人很多,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穩定但沒有前途的工作,離不開父母的人,這類人群都跟影片中的肖申克監獄囚犯一樣,過着一眼看到底的人生,但是這種人生卻不會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要逃離,但是他們自認為自己不具備這樣的實力,或者害怕改變自己,害怕走出舒适圈,任由這樣的牢籠吞噬自己。

我們崇尚生活自由,财務自由,但是真正可以改變自己做到自由的卻沒有幾個,大多都是困在束縛的牢籠裡無法自拔,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每天都得過且過,但是卻羨慕别人自由的生活。他們要麼在這樣的牢籠終老而死,要麼被迫改變環境而被淘汰。
影片裡面被關了半個世紀的老布,有幸在有生之年獲得釋放,本來這是個令人愉快的消息,但是老布卻不願意離開,甚至不惜通過傷害獄友的方式重新留在監獄,因為他已經熟悉了監獄的一切,所有的生活習慣,工作形式,穩定的獄友,這裡的一切就如同他的影子一樣,無法和他分開。他已經在這個令人憎惡的監獄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現在突然要他離開這裡,正如當初讓他進來一樣,進入了另一個可怕的牢籠。

老布想通過傷害獄友繼續留在監獄
然而這個牢籠卻是他人生的終點,你無法想象一個被關押了50年的人出來以後如何面對生活,50年是個什麼概念?假如你在1969年被關押,那個年代隻有黑白電視,通訊設備是老式電話,就連大哥大都沒有問世,你從這一年被關押,50年後,就是2019年,當你從監獄出來,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世界,你等于一切需要從新學習,而且你接收這些的能力甚至還不如一個小孩。
這時你能怎麼辦,從街上找個人暴揍一頓再回到監獄?老布選擇了去上帝那裡報到。
被關在籠子裡的鳥會認為飛翔是一種病。生活在籠子裡的鳥兒,看見其它的鳥兒在藍天白雲裡自由自在的飛翔,多麼的向往和渴望,但是在籠子裡待久了,它卻認為應該繼續待在籠子裡,這是多麼的可笑。

老布承受不住出獄後的生存壓力自殺
有人在一個簡單的崗位工作了多年,這些年來,他的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例如收費員、打字員、客服人員、司機……他們可能收入不高,但是工作内容簡單,無需多過的體力和腦力活動,工作空間和時間也短,極少和外界接觸。久而久之,他們的惰性也日漸增長,每天機械性的勞動,穩定的收入使他們不願再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但是,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改變,社會不斷在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也不斷在進步,人工智能的到來,許多工作崗位都可以被取締,這些在安穩崗位的人突然失去了工作機會。
最近一年,随着高速公路的技術革新和智能化,許多收費員被裁減,他們一下失去了工作,他們說,幹了10幾年,就隻會收費了這項工作了,其它什麼都不會。

他們就像肖申克的老布那樣,一直處在自己熟悉的圈子,幹着自己熟悉的事,接觸的也是自己熟悉的人,他們都被體制化了,最終他們被迫走出了這個熟悉的圈子,然後被這個世界無情的淘汰。
老布的事例是令人絕望的,他的人物設置讓人感受到世間的無情,但是這部電影的魅力在于它前面用老布把世間掏空,後面再用安迪把世間填滿,給這個烏雲密布的世界增添了一絲色彩。

肖申克裡的主角安迪是個不願向命運屈服的人,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太多奮鬥者的光點。從他進含冤監獄的那天,注定了他的的磨難,兇惡的獄警,道貌岸然的典獄長,變态的三姐妹,成為他救贖之路的洪水猛獸。
安迪和一批新囚犯剛進監獄時,老囚犯瑞德和他的獄友們打賭,誰會第一個哭,瑞德賭了這個瘦弱的安迪,瑞德賭輸了。這個在最終影響瑞德命運的人在這之後的10多年不僅沒有掉過一滴眼淚,還成為了救贖他的人。瑞德從來不相信希望,他一直覺得希望是危險的東西,直到他和安迪在芝華塔尼歐重逢……
希望是什麼?希望就是瑞德賣給安迪那把小小的石錘……瑞德他做了一筆改變安迪和他自己命運的交易,人生就是這樣充滿意外和驚喜。

瑞德答應賣給安迪石錘
相比于順境取得成功的人,能在逆境中成長,更令人起敬,這需要強大的逆商,安迪就是一個逆商十分強大人,從一名優秀的銀行家變成了一名囚犯,這種心理落差是一般人無法承受的,但是他不但沒有自暴自棄,他腦海裡一直想着,這些都會成為過去。信念和希望支撐着他去改變,他發揮了愚公移山的精神開辟了自己的救贖之道。

當然安迪的成功也伴随着運氣成分和風險,每個晚上的挖掘都承受着被發現的風險,如果最後在下水道沒有那場雷雨,安迪的命運又會如何?成功的确需要一定的運氣,就像足球運動員關鍵時刻的臨門一腳,再優秀的運動員也無法保證每腳射門都能取得進球。安迪的運氣都是他的信念和努力所帶來的,他堅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他敢于邁出自己的第一步,經過層層的磨難,最終感動了上天。

安迪心中充滿希望
影片中還展現了“知識就是命運”的元素,安迪能夠成功逃離肖申克,除了他本身的銀行專業知識外,他還不斷的研究地質學,以至于他可以挖出一條完美的逃脫通道,以及騙過典獄長和獄警,最終将他們送進監獄和地獄。不知那些常常聲稱讀書無用論的人看了是怎樣的感受。能夠改變自己以及世界的人,往往就是那些被人嘲笑的書呆子。

逃出監獄的安迪
《肖申克的救贖》不僅是部電影,也是部現實寫照,這個世界存在着太多的牢籠,許多人被囚禁在裡邊,成為體制化的一員,但是唯一關不住的是每個人心中的信念和希望 ,正在處于牢籠中的人,應拿出必勝的信念,拿起手中的希望之錘,開辟屬于自己的“救贖”之路,也許某天你也可以展開雙臂,歡送暴風雨的離開,到達屬于自己的海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