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

天不負,

卧薪嘗膽,

三千越甲可吞吳。

                     ——與君共勉

最近看了由陳小春、郝邵文和周知主演的《美人心》,瞬間穿越至春秋:

...

遇見西施,不及她的美貌;

看伍子胥,沒有他的隐忍;

對話範蠡,不及他的明智;

遙想文種,沒有他的謀略;

在榮辱得失之間,君王之争無休無止。

勝與敗,王與寇誰才是最後的赢家。


...

我喜歡劇中吳王夫差“天下一家“ 的使命,西施踐行着“天下一家”的和平心願。此一家非彼一家,透過曆史名人,似乎能看到我們人生的每一個縮影,我們注定成為誰,取決于我們的選擇。

01

打江山:西施VS伍子胥

被動選擇VS主動出擊

西施是曆史上著名的美女特工,

排名中國四大美女之首,

有着”沉魚“之譽。

如果不是西施天生麗質,

如果不是西施涉世未深,

如果不是被範蠡識中,

那麼她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

走出小山村邁出國門。

曆經三年的勤學苦練,

成為内外兼修絕色美女,

她這一生的使命就是為國捐軀,滅吳興越。

國人似乎并沒有給她一個光榮的”英雄“之稱,

反而認為她是”紅顔禍水“最終淪為棄子。

曆史上對西施結局的版本大緻分為兩種:

一是他和範蠡的愛情故事,

不過是文學作品美好的寄托罷了,

史料并無記載;

根據越王勾踐的為人,

我更相信第二種西施最終被投江而死。

她的一生就是被發現——被訓練——被出國——被犧牲,從來都沒有人關心過她是不是過得快樂,或者她自己已經麻木,她别無選擇,隻能認命。

詩人羅隐為她作詩雲:

“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

伍子胥是史上最牛的”複仇者“,

他是官二代。

父親是楚平王太子建的老師,

擁有較高的學識和修養,

可惜家門不幸,

父兄被奸佞費無極所害,

當時要伍子胥和他哥哥伍尚羊入虎口解救父親,

他哥哥明知是送死仍選擇忠孝和父親一起被殺,

而伍子胥四處逃命,

等待時機報仇。

逃到吳國,

伍子胥結交專諸與要離,

并使專諸刺殺吳王僚,

協助公子光成為吳王阖闾。

為報父兄之仇,

挖楚平王墳墓,

鞭屍三百以解心頭之恨,

于是有了“倒行逆施”。

最後吳王阖闾敗于越王勾踐,

死前囑咐兒子夫差一定要報仇,

并委托伍子胥輔佐少君,

封他最高爵位稱相國公。

伍子胥天真以為自己一生忠誠,

新主夫差和吳王阖闾一樣信任于自己,

不料夫差早已厭倦這種說教方式,

新主上台必須鞏固自己的勢力和威望,

他需要是服從。

吳王夫差聽信讒臣伯嚭,

賜死伍子胥。

最終吳國被滅,

夫差悔恨當年未聽伍子胥之言,

蒙布自殺愧在陰間見忠臣。

他的人生結局和他父親竟然如出一轍,

這就是輪回。

他的一生都是為自己争取主動權:

逃命自保——結交高手——選擇明君——施展抱負——輔佐少主。

太史公的《史記》贊其:

“棄小義,

雪大恥,

名垂于後世,

悲夫!

伍子胥窘于江上,

道乞食,

志豈嘗須臾忘郢邪?

故隐忍就功名,

非烈丈夫孰能緻此哉?”

打江山君求于将,

美女和忠臣都是必用之才,

他們都是”高風險投資者“,

這一賭赢了,

卻丢了命。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這也是封建社會的悲哀。

02

坐江山:範蠡VS文種

全身而退VS急流勇進


...

範蠡是春秋末期的“斜杠大家”:

政治家、軍事家、

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

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南陽五聖"之一。

每個領域都被他玩出新高度。

先說他和文種一起出謀劃策協助越國滅吳,

使其成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

從越王勾踐被俘三年,

放回越國十年籌備,

直至一雪會稽之恥。

範蠡很清楚越王已不再是過去的勾踐,

他是隻能共苦不能同甘之主,

于是果斷全身而退。

他開始開拓自己的第二職業,

發揮自己經商天賦,

成為後世為人稱道的”陶朱公“,

他深知人性深不可測,

商海沉浮多年,

化名姓為鸱夷子皮,

遨遊于七十二峰之間。

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

三散家财。

多方面成就自己,

活出自己的特性,

算是個逍遙自在人士。

漢史學家司馬遷:

範蠡三遷皆有榮名, 

名垂後世,

臣主若此, 

欲毋顯得乎 ?

與時逐而不責于人。


...

文種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

他和範蠡這對好搭檔一起為勾踐

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

範蠡作為他的好友,

臨走之前,

留給文種書信一封: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

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文種見信後,

并沒有馬上聽取範蠡意見,

而是跟越王稱病請假,

靜觀其變。

恰逢小人挑撥離間,

加上政治意見沖突,

于是等來的卻是賜劍自刎,

竟與伍子胥殊途同歸。

文種作為當時“高風險投資者”之一,

确實想“付出與回報成正比“

自覺功高,

過于高調。

殊不知此一時彼一時。

為什麼古代皇帝得勢後要殺忠臣?

每一個冤死的忠臣背後的幕後黑手都是皇帝,

小人隻是儈子手而已。

鍋當然是小人背,

有朝一日順便除掉小人。

權衡勢力,得人心得天下。

坐江山,

将必臣于君。

中國曆史上也有忠臣并未被殺,

如安史之亂大功臣——郭子儀。

他也曾被君王懷疑降級,

仍表忠心。

他的優勢有四點:

1選對明君;

2低調謙虛不表功;

3不得罪小人;

4善于在君面前表現。

03

自己定江山

過去VS現在


...

曆史人物總是給我們打開一扇窗更深刻看清人性,作為普通個體,我們要怎麼樣鞏固自己的江山呢?

X小姐,

80後,

畢業于北京某學校,

本科經濟學,

從小酷愛讀書寫作,

于是走上自媒體道路,

一發不可收拾。

原就職于某省會城市一家幾百萬粉絲的媒體公司,

因見解獨特,

敢于直言,

以至于得罪了90後老闆,

他很不喜歡開會争論,

于是找個理由把她幹掉了。

一段時間,

她内心都沒走過這個坎,

投簡曆向某某知名财經和大号的主編,

最終石沉大海,

她終于明白一件事:

不如自己幹。

親眼見證她從0到1,

不到一年時間已經做到百萬粉絲,

去年已經出版自己的處女作,

開發了自己的兩個線上課程,

接了不少大廣告,

深受讀者喜愛。

她簡單、自律、專注,

農村出身的她就這樣成功逆襲,

我相信未來會給我們更多地期待。

...

G先生,

80後,

身高165cm,

湖北某專科學校,

機械制造專業,

畢業沒有從事本專業也曾迷茫,

做過很多工作,

後來跑去4S店賣車,

因踏實肯幹被現任老闆看中,

于是兩人一起幹了汽車租賃。

他的人生準則源于《曾國藩家書》,

随身攜帶,

倒背如流。

起初老闆經常給他“畫大餅”,

疑心重重。

但他并沒有放棄,

他深信自己可以成為行業翹楚,

周末沒有休息,

不斷學習和思考,

現在他已經深得老闆信任做到無可替代,

同時也有自己的公司。

他勵志在省會江邊買一套别墅,現已實現。

X小姐和G先生都是我的好朋友,

今年他們正好30歲。

30歲已活出自己滿意的狀态,

我們不怕重頭再來,

你的選擇決定你是誰!

要麼臣服權威,要麼成為權威。

如果現在的你,選擇臣服權威,

那就盡可能武裝自己,保護自己!

如果現在的你,選擇成為權威,

那就拼命地發揮天賦,成就自己!

祝福你活出滿意的自己,遇見美好!

...

...

我們懂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