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
主演: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
外文名稱: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片場:117分鐘
其他譯名:追求快樂
上映時間:2006年12月15日(美國)
制片成本:5500萬美元
導演:加布裡爾·穆奇諾
主要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MTV電影獎最具突破表演青少年選擇獎最佳劇情電影
北美票房:163566459美元
全球票房:307077300美元

劇情:
一個對自己頭腦自信,積極追求幸福的中年男子在生活中面臨生存困境的故事。在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被上帝開了一次又一次玩笑,依舊對生活不放棄,為心中相信的幸福努力。
孩子對于男子來說非常重要,男子那樣把孩子當成生命的最重要的一個信念,仿佛孩子是他還活着的、還能堅持的唯一燈塔。
這位中年男子,原來是将全身家當投資了一個公司。推銷這個産品是他生活的唯一來源,在連續三個月沒賣出去,厄難自然接踵而來。先是妻子不滿當下生活,要求分開,不再和他一起過日子,并要求帶孩子離開;後是房主來以要刷油漆要求搬家;再是,拖欠的罰單引起警察上門,被帶到警局拘留,接送不了孩子,并差點錯過了心意的公司面試。生活的窮迫使他灰頭土臉進行面試,但他以他的堅持獲得了20個實習生之一的機會(堅持守在門口與一個經理推銷自己,不是時間打動了這個經理,而是他會玩當時沒人玩的好的魔方打動了他)以他的口才(不管面試官問題多麼辛辣,他依然能幽默笑對回答)
然而生活又給他開了玩笑,實習生沒有工資。他怎麼養活孩子和自己?讓孩子有個安心住的地方?他也想放棄,6個月沒有收入,還不一定能成功進入公司,這是一個賭博,但他相信追求幸福是正确的,相信他可以過得幸福,他答應了(從他對于兩個月打電話進展小,毅然打破規則反向其道,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幹脆果斷的人,且有自己的想法)
接下來自然就是和孩子過着漂泊悲慘的生活,當然,我覺得本來也很慘,這是必然。選擇了這個挑戰隻是讓生活更窘迫,但還有盼頭,有一個希望。他有可能會成功,會過上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的日子。他們接下來就是為了一個睡的地方,不停搬家(他和孩子兩個人就是一個家,還有西裝,那是他生活的盔甲,因為他是做銷售的)。沒錢終究住不到一個固定的地方,搬家到城外旅社,交不起房租,依舊會被趕出來,他們鎖過廁所躲在廁所裡睡覺,去搶時間排隊睡義容所,,這都是要實習之外面臨的問題。為了孩子有個睡的地方,别人工作9小時的任務,他得6小時做好,并不受公司人的重視,時常去為之跑腿做其他的活,真的過得太沉重了,,【不想說慘,因為雖然生活如此艱辛,但他也不抱怨,一直在努力,對人禮貌和尊重(雖然因為生活所迫,逃付過車費和房費,做過一些看起來不好的事,但内心有分底線),做事踏實勤懇,相信努力,相信未來】

沒想到的是,全劇1個小時59分鐘,1個小時50分鐘都是它的悲催經曆。除了最後幾分鐘是片尾,幸福的就是他成功進入公司的那幾分鐘。結局嘛,自然是實習生環節結束,他成功進入公司,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生活開始有了轉折,他終于改變了生活的樣子。

最出色的話:被讓别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父親也不可以
幸福是要追求的,要追求幸福

形式:傳記,劇情
關鍵詞:勵志,追求幸福,貧窮,無奈,壓力,堅持,戰勝,改變
意義:
當你覺得生活壓的你喘不過氣來的時候,看着主人公悲催的經曆,我想會懂的生活本就不易,需要我們相信美好,勇于追求幸福,才能真的改變生活的樣子。
不管是不是還沒面臨劇中男子的生存窘境,如果我們對未來有期待,我們就需要勇敢追求。不是抱怨,不是放棄。
疑點後感:
男子的妻子,選擇離開他,我覺得是不相信男子能給他好的未來,不相信壞的情況有改變的可能,她相信離開他,她能過得好,,,終歸來說是沒那麼愛,孩子對于她來說比不上男子對與孩子的惜重。
因為:妻子和男子是一樣的境地,孩子對于他們來說很沉重的壓力,她可能是相信生活,不是相信人(生活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未知的東西沒看到就是不能信)
這樣看來,我對劇中男子對他的孩子說“是你媽媽的問題”不反感和疑惑了
思考:
男子成功是有條件的,敢于挑戰,有決心,有愛好和堅持,會思考找到有利信息,不抱怨,對于身邊人友好,有信念(孩子是他的支柱,安心的地方,這也是世人所稱的相依為命 )

現實:
這像死地而後生,現實中很多人也同樣會面對生存問題,像,明顯的,在城市打拼的失業,一樣會有面臨對自己能力的質疑的痛苦,一樣會面臨生活的一地雞毛。我們更多的人不像劇中人一樣堅定,當然,不會面臨如此的窘迫,但貧窮會帶來很多問題,,,當我們面對的時候,一樣如臨大陣。

要想改變,就需要對生活的一切發起挑戰。
一個永遠也打不倒的人,是最厲害的

晚安,祝你好夢,我的朋友
不要怕我分享太多,文字就是文字,比不上視覺沖擊
一想到你在關注我就忍不住有點緊張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如果你喜歡它,歡迎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