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好姑娘永遠衣襟帶花

公衆号發表于正弘文藝  3月29日

                觀電影《牧馬人》有感

很多時候,愛上一部影視劇,不是因為鏡頭裡絢麗美妙的場景,不是因為情節的跌宕起伏,而隻是那麼幾句話,在主人公說出口的那一刻,擊中了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1982年,著名導演謝晉根據作家張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執導的電影《牧馬人》公映,觀衆達1.3億人次。而這部劇裡的好多經典台詞,也曾令很多人回味良久,難以忘懷。時隔多年,《牧馬人》再一次備受國人熱捧,火遍抖音等平台。這部電影,讓很多人在那個曆史變革和物質并不富裕的時代找到了精神旗幟,而劇中内斂的脈脈溫情和引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段子也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

...

@橘城少年:從人的本性來說,總是願意喜新厭舊的,總是喜歡聲色犬馬的,總是愛慕虛榮的。當這一切,都能夠像吃快餐一樣便利時,又有多少人能堅守本心?所以木心才這樣寫: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如今的快,使我們擁有很多,正是多了,我們才放棄了追求愛情更長久的美。

                                        ——電影熱評

...

說起《牧馬人》這部電影,我想起了它的導演謝晉,那個特殊年代的導演們,謝晉剛好四十多歲,正是能夠把世事細細品味的年齡。

而同時期的張藝謀,陳凱歌等,年齡相對較小,他們對那個特殊時代的解讀,尚未能夠洞徹。

謝晉以《天雲山傳奇》、《牧馬人》和《芙蓉鎮》三部電影成名,劇中故事的年代背景,都是那個特殊時代,故而又被稱為“反思三部曲”。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牧馬人》這部電影,細細品味一番,驚覺經典之所以經典、自是有它的道理。《牧馬人》拍攝的很細膩、很真誠,劇中處處透着理想主義和家國情懷。

當然還有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時茂和叢珊的原因,以及他們兩個在影片中表現出來的那種互相依戀、互相理解和陪伴,把人生和命運的方向看的很透徹的樸素思想。

在抖音等短視頻媒體上,點贊評論數量最多的,是電影中男女主角相識相知的片段,可見,人們對愛情的美好的初心,從來不曾改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人對美的定義和現在有很大的區别。男主角朱時茂,國字臉,濃眉大眼,一身正氣,看着就像個正人君子,這樣的人物形象是那個時代女性們的最愛。

到如今,女性的審美已從陽剛走向小鮮肉,于是像鹿晗這樣的偶像明星能獲得巨大的眼球流量,姑且不說這種流量的持續期會有多長,至少在某個當口,他人氣的是最高的。

女主角叢珊也不像如今的美女,一樣是濃眉大眼,滿身純情質樸又自立。

朱時茂飾演的許靈均和叢珊飾演的李秀芝,在中國電影的曆史長河中,注定是有一席之地的。

對于電影的曆史、社會文化内核,我們暫且不論,今天隻說他們兩個之間的愛情,為何到今天還被人們所懷念和向往。

許靈均的父親是個外籍資本家,以緻他被打成右派,送到祁連山下放牧。李秀芝,從川地逃荒到這裡,機緣撮合,兩個人最終走到了一起。

...

首先,這兩個人都來自底層,且能準确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女主角李秀芝身無分文,以緻幾近餓死;男主角許靈均也好不到哪裡,右派标簽敏感,也是一貧如洗,一碗粥都要和李秀芝分着喝。

縱論任一時代,都有貧富之分,隻是對比的參數不同罷了。許靈均所處的那個時代,大家都窮,比比也沒那麼窮,心态坦然;而今天,物質條件是好了,但貧富懸殊卻更大了,有時候比一比,心理就更不平衡了。

如何正确認識自己的個人能力和社會地位,是現如今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考驗,若不擺正位置,恐怕心理會失衡,會動怒,戀人之間的相處摻雜了這些因素,怕是早晚後院失火。


其次,他們兩個都是能知曉内心所需的人。許靈均是個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性格善良,樂于助人,所以牧場那一幫不識字的大老粗們,也都願意幫他,使得在那個特殊年代,他不用遭受更多的罪。

李秀芝雖然隻有18歲,可看人的眼光是一流的,她不管許靈均之前是什麼身份,摘了右派帽子是什麼身份,有了億萬富翁的父親是什麼身份,她隻有一個認知,他是個好人,他隻是許靈均。


再者,是他們兩人對生活的熱愛。許靈均有過輕生的想法,最終放棄了,因為舍不得對生活未來的期盼。

李秀芝嫁給許靈均之後,觀衆才發現這是個寶藏姑娘,自己一人打土胚蓋房子,種樹養家禽,鄰居稱她“海陸空司令”,她做什麼、成什麼。

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兩個人雖然在文化程度上有很大的差異,生活的背景也有所不同,但他們對各自的愛是熱切的、是真摯的、是持久的。

許靈均而立之年,因為成分不好以緻流放,人生幾近毀掉,哪裡敢想娶個妻子,是好心的郭谝子拉線作媒;李秀芝十幾歲的年紀,走投無路窘境之下,一眼就認準了許靈均,她也夠主動,沒有畏縮不前。

所以,當許靈均的資本家父親回國找他,讓他一起到美國去,李秀芝才一點也不擔心許靈均會跑。

...


隻有兩個心合在一起的人,才能有這種自信。

時光拉到現在,這樣美好的愛情能不能存在,就值得商榷一番了。畢竟,現如今的人們,生活在一個巨大變量的環境範圍之中,每時每刻都可能接觸到令人心動的事物。

所以木心才這樣寫: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

時隔多年的老電影再一次備受追捧,更體現了我們的懷舊。今天做《牧馬人》的影評,沒有其他目的,單純隻為緻敬真善美。

懷舊是一種情懷,對過去難以忘懷、對未來充滿期望。于是我們祈禱夜幕降臨,于是我們繼續保持熱愛,繼續奔赴下一場山海。

同時也為屏幕前的你祝福,祝你往後餘生,慢慢的生活熱烈的活着,感受生活的溫度,感受家的溫暖,願我們在生活的洪流裡遇見摯愛、邂逅溫暖。

“擁抱最好的定義,是交換溫柔。”好了,電影說到這裡,那些明約的美、你眼睛看到了什麼就是什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