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永無止境》這部電影2011年就上映了,很驚訝這麼多年竟然錯過了一部這麼有啟發的電影。
這部電影跟《超體》一樣,同樣展現了男主角跟超體的女主角類似,在吃到某一種藥丸之後,大腦得到了全面的開發,所有在大腦裡儲存的信息,知識全部都調用了起來,潛意識在發揮巨大的作用。
吃完藥後,他們獲得了仿佛超能力,神通力,對萬事萬物的感知力極強,體能也無所不能。不同的是,《超體》中的女主角,吃了藥後,經曆的是進化,隻會越來越強大。而《永無止境》的男主角,吃的藥片,獲得的是吸毒般的效果,隻有在藥效期間,才會發揮這種超能力,藥效一過,不僅恢複成普通人,如果沒有及時繼續吃藥,還會有諸多的後遺症:頭疼,惡心,眩暈。
而他的前妻也告訴他真相:其他人吃了這種藥後,要麼生病了,要麼因為停藥而死亡。他的現女友在知道真相後,與男友有了一番對話:“這不是你,這不是真正的你,它隻是讓你獲得了暫時的能力而已。”男主角試圖挽回:“請給我一年的時間,讓我們實現理想,讓我們賺夠足夠的錢,生活有所保障,到時生活再恢複平靜,再慢慢斷掉這些藥片。”現女友聽後頭也不回的走了。

image

image
我們再看,在吃上這些藥片後,男主的生活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 。
最開始他隻是一個潦倒的作家,但他一直熱愛寫作,一直憨憨的堅持下去,卻沒有任何成效。因為貧窮,前妻和女友都離開了他。吃上藥片後,一瞬間變得無比聰明,一小時學會一門外語,四個小時寫完一部作品(原出版社對他一直不屑一顧,到後來追着這部作品要簽約),學習任何學科都易如反掌。
摩爾人生從此走上開挂之路。創造了華爾街史上最快的賺錢記錄,由1.2萬美元迅速賺到200萬美元,成功引起了資本大鳄卡爾凡隆的注意,因極其出衆不可思議的聰明才智,獲得了為卡爾凡隆服務的機會。

image

image
這不是青蛙變王子的故事,這是灰姑娘掉了水晶鞋子的故事,一旦沒有了水晶鞋,摩爾就會打回原形,記憶力更為遲鈍。期間有追蹤,被追殺,他也殺人。總之就是極度的依賴藥丸,沒有藥丸根本不敢見人。
卡爾凡隆有所覺察覺摩爾想要離開自己,另尋他主,于是有了以下對話:
“摩爾,你有這個想法,就說明,你還不能獨立創業。你要知道你是個怪人,你的推理能力可能來自神賜,或偶然,或是遺傳,或是别的途徑。這是天賦,不是努力的結果。*
你的本能不是努力得到的,所以你沒有我的知識,你不珍惜自己的才能,炫耀才能,就像孩子玩弄自己的玩具。你沒有經曆曲折,你隻是專注于資金籌集,沒有和你的第一個妻子好好相處過,你以為可以一步登天,你沒有用各種手段來坐到這個位置,不知道如何評估你的競争對手。因為你沒有競争過,不要讓我成為你的競争對手。”*

image
最後的結局并不是摩爾幡然醒悟,回歸真實。相反,他的研究所研究出了相同成份的藥,自己的神經已經發生了突變,并且當上了摩爾議員,将來還會競選總統。最後摩爾和卡爾凡隆的對話也相當精彩,電影也嘎然而止。
電影結束,我們的人生卻還在繼續。
由此片,我看到了自己的欲望:想要改變命運的欲望,想要獲取财富的欲望,想要功成名就的欲望,想要獲取更多知識,讓人覺得你聰明有價值的欲望;想要改變孩子,讓他也擠上成功舞台的欲望。
這些欲望的背後,我看到了自己的恐懼心和内在的匮乏。我的修行之初,就是聽說了一些傳說,引起了好奇心,也向往那種神通。我們都想走捷徑,一下子達到像電影男主人公那樣的成就,成為人生赢家。隻是男主公用的是藥片,我們用的是“修行”,沒有破除這種欲望, 這種“修行”跟“藥片”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别呢?
欲望不是用來壓制的,我們首先應該“看到”,看到自己的欲望,接納自己的欲望。其次,我們要探究的,是欲望背後真實的那個自我。我看到了那個卑微的我,自卑的我,焦慮的我,渴望被認可的我。看到以後,欲望在降低,渴望智慧和尋找人生真相的我在成長;接納那個自我以後,平靜自然而來。
我的老師告訴我,很多人早上才拜師,下午就恨不得學有所成,馬上出師。因為大家的心态,就是把老師當作了“藥片”,以為抓住任何一個老師,就可以抓住了速成。真正的修行,是要學會把老師這根拐杖放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學習成長,因為真正的老師是在自己的内在。
修行的目标不是讓你修“神通力”,修行是讓你全然的活在當下。
當我給老師說自己焦慮的生活以後,她說的是:“你沒有活在當下,你一直活在過去和對未來的假設和恐懼當中,隻有當下的能量是高維的。絕大多數人錯誤的以為,通過外在的财色名利的抓取來獲得安全感,然而這是最大的幻想。一個人隻有安住在當下,保持覺知,沒有私心雜念後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就能感受到安全。有目标,但不執著于目标,安住當下。”
時時保持覺知,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每時每刻想着怎麼讓自己更強,更完美,更偉大,還是有愛,有自我肯定,自我和解,安住當下?這才是修行的基本功。JT叔叔教的幾招學莊子的基本功,一句話可以練十年,很多同學隻看了一遍,就說太難,做不到,給予否定。是的,修行沒有速成,隻有接受和不接受,隻有老老實實的練。
回歸内在和當下,我感受到了食物的美味;
我看到了孩子委屈時流下的淚水,一直滴在他的衣領上,眼睫毛挂滿了淚珠;
我看到了雨水打在窗上,城市被一片迷霧包圍着;
我看到了領導在傳達上級領導要求強制集中的消息後,種種愧疚和慌張;
我越來越看到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
借用樸樹在《獵戶星座》專輯裡的一首歌名,那個當下,已經“No Fear In My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