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們必看!必看!必看!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我好不容易看到這個電影!别攔我!偏題了我也要上!
看完這部電影後你們之間的感情一定會急劇升溫!
這不是一部輕喜劇,但絕對算得上溫馨和浪漫。
隻是需要提前備好紙巾,但相信我,你不會為打開它而後悔——
《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這是一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紀錄片,2014年11月27日在韓國上映後,創造了韓國獨立電影首個400萬觀影人次紀錄,被稱為史詩級的催淚彈。
一點也不誇張,這部電影一共86分鐘,我哭了60分鐘。
影片講述了一對老夫妻面臨生死離别前15個月的真實生活故事,鏡頭畫面簡單樸實,卻感人至深。
看完之後我腦袋裡面就一句話:
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啊!!!
讓那些房子車子票子通通見鬼去吧!!!
如果我也能有一個可以這樣相濡以沫白頭到老的伴侶,讓我吃再多苦我都願意啊!!!
這就是我擇偶标準的分界線啊!!!
不行,我要冷靜一點。
來簡單講講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我為什麼這樣激動了。
(别怕劇透,相信我,不管看幾遍都照樣哭成狗)
——————————————————————————
那年奶奶姜溪烈89歲,爺爺曹炳萬98歲,家裡養着兩隻小狗,生活平淡且幸福。
每到秋天,枯萎的黃葉落滿庭院的時候,爺爺奶奶會拿着掃帚出門清掃。改不掉頑皮本性的爺爺,常常會掃着掃着就打起壞主意:他拾起一大捧落葉徑直向奶奶頭上扔去。奶奶也會嗔罵着,轉身和爺爺打起“落葉戰”,兩人歡樂得像一對熱戀中的情侶。
這是他們相處的日常。

偶然見到鮮豔的花朵,爺爺會把它摘下來,再興奮地跑回去插在奶奶的耳朵上,一邊欣賞着奶奶嬌羞的臉,嘴裡還一邊念叨着:真好看,人比花還好看。

(單身狗受到一萬點暴擊)
你看,奶奶多愛爺爺,就算是忙着掃地,她也緊緊攥着手中的花,不舍得讓任何一朵掉下去。

奶奶膽子小,最怕天黑上廁所,所以總拉着爺爺跟他一起去,還讓爺爺在門外唱歌給她聽。爺爺二話不說,全部照做。
那寒夜裡的歌聲啊,分外溫暖動人。
奶奶出來之後心疼地問爺爺不冷嗎?爺爺回答:“在這兒陪着奶奶有什麼冷的?

砍柴回家的路上,爺爺說想活到一百歲,奶奶問那誰給你做飯吃?爺爺說當然是你呀。

到了這個年紀,老兩口都知道總會有一個人先走,但再多的不舍和心酸都不忍讓對方察覺,于是全部化成了帶着戲谑的調侃。
冬天到了,奶奶捧着雪塊跟爺爺說:“吃了初雪,耳朵和眼睛都會好使一點。”于是兩人你一口我一口地互相喂食着,倏爾還相視一笑。

爐火旁,奶奶講起他們年輕的故事:爺爺9歲沒了母親,19歲就入贅到了奶奶家。奶奶那個時候雖然年齡很小,但兩個人就真的這樣相識相愛了。爺爺說,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感覺到孤獨。

爺爺和奶奶雖然年壽已高,但是和孩子一樣童心未泯。過年時,家裡的後輩都回來探望老兩口,他們高興壞了,然後奶奶問爺爺有多高興,爺爺掄起手畫了一個大圓說:“有這麼高興。”
奶奶捂着嘴笑的樣子,就像情窦初開的少女。
能讓一個女人幾十年如一日地保留着少女心,這得是一個怎樣的男人啊。
老兩口真摯的愛情讓後輩們都深有感觸。
孫女在餐桌上講起,奶奶有一回想吃柿餅,話音剛落,就不見了爺爺,原來他一聽到奶奶這句話,就馬上出門買柿餅去了。

(這裡不準備給男同胞們劃重點,因為我相信隻要愛到了某種程度,這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
夏季到來,兩人幼稚如孩童,會嬉戲打鬧着向對方潑水。

隻要爺爺想吃小菜了,奶奶就一定會給他做,爺爺也從來不會說奶奶做飯不好吃。

奶奶說她膝蓋疼,爺爺就彎下腰去給她哈氣。奶奶嬌羞的像個小姑娘,輕輕地在爺爺耳邊說:給我哈氣好涼快。

從奶奶年輕的時候開始,爺爺睡覺前總愛摟着她,摸摸她的臉,撫弄她的耳朵,這個習慣持續了76年,從未變過。

初春的一天清晨,爺爺奶奶到集市買了六套童裝内衣。原本以為他們是買給自己的曾孫,後來才知道是買給他們早早夭折掉的六個孩子。
回家後,奶奶把衣服疊得整整齊齊的,嘴裡喃喃地說道:我們倆誰先走,就把衣服帶去給他們穿。

這是他們第一次談論死亡。
懷念着早逝的孩子,又想到不知何時會到來的生死離别,說着說着,老兩口淚流滿面。
爺爺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家裡的一隻小狗毫無征兆地去世,老兩口悲痛地将它埋葬。奶奶說,小狗可能是怕以後爺爺找不到他,就提前去那邊等他了。

頓了頓,奶奶又補充了一句:“如果爺爺走了,我也緊随其後吧。”

去醫院體檢,奶奶一打完針就立馬開始撒嬌:爺爺你真是的,我躺在那裡那麼遭罪,你就這樣一聲不吭的坐着。爺爺笑了笑,沒有說話,伸出一隻手來,輕輕揉着奶奶的傷口。


再之後,屋子每晚都萦繞着爺爺劇烈的咳嗽聲。
兒女匆忙地趕回家。
“爺爺太老了,吃藥也沒用了,就這麼平安地過吧。”說完奶奶就掩面痛哭起來。

奶奶抱着一捧幹淨衣服,坐在爐子邊一件件地燒。在奶奶的眼裡,爺爺永遠分不清楚一年四季要穿什麼,所以她要幫爺爺把衣服分好類,提前給他送過去。

奶奶說:“爺爺隻是先走了,他會等着我的。”

慢慢地,爺爺的聽力越來越差,意識也漸漸模糊,醫院成了他最後生活的地方。
奶奶站在病房外面,泣不成聲。

面對死亡,爺爺曾說:

面對死亡,奶奶說:

後來,爺爺真的走了。

奶奶按照約定,把給六個孩子的衣服都燒了過去,還叮囑爺爺:孩子們會來的,到時候給他們一件件地穿上吧。

面對白雪覆蓋着的墳冢,奶奶不停地說:“爺爺要好好照顧自己,即便我不在。”

奶奶還說:無論多思念對方,我們都要忍住。

爺爺啊,我回家了,我要回家了。

你終究渡過那條江,離我而去了。
我要回去那個再也沒有你的家了。
我再也不能做菜給你吃了,再也聽不到你為我唱歌了。
我膽子那麼小,沒有你的陪伴我怎麼上廁所呢?
沒有你摸摸我的頭,我睡不着可怎麼辦呀?
那麼多的柴火,我一個人怎麼搬得動呢?
爺爺,你記得走慢一點,要等等我。
爺爺,我舍不得走,我坐下來再看看你吧。
爺爺,不要渡過那條江,如果真的要走,帶我一起可好?

奶奶癱坐在地,淚流不止。
嘴裡哼起了模糊不清的調調,
後來聽清了,歌詞是:
曹炳萬,我愛你。
四周白茫茫的一片。
鵝毛大雪從空中飄下,和奶奶出嫁的那天一樣。

電影中的所有情節全部都來自于老兩口真實的生活,沒有經過任何刻意的渲染,正如導演所說:“在拍攝過中,我盡量不影響他們的生活,也希望在影片裡記錄下這段永不結束的愛情”。
幾乎沒有看完這部電影不流淚的人。
爺爺奶奶過得平淡樸實,但是每個生活細節都充溢着濃烈的愛,相濡以沫、生死與共大抵也就是如此了。
為什麼說戀人們一定要看這部電影?
還記得流傳最廣的西方婚禮誓詞是這樣的: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富裕還是貧窮,健康還是疾病,快樂還是憂愁,我将一直愛你,珍惜你,對你忠實,直到永遠。
說出口的誓言很容易,但用全部人生去踐行的愛情真的很難。
現代社會的物欲橫流讓忠誠的愛情幾乎成了一件奢侈品,本應該以相愛為基礎的婚姻被各種外在條件綁架着:房産、車産、家庭背景、學曆背景。那些相親角的父母甚至把兒女的簡曆包裝成了商品,互相用嚴苛的标準審視着可能達成的一筆筆“交易”。
但他們錯了,愛情不止是找一個人結伴生活,而是與對方共享自己的人生。
就像爺爺的告白:“遇見你之後,再未覺得孤單。”
甚至距離、年齡、性别、外貌,它們都不是限制愛情的門檻。
隻有愛情本身才是。
也有人說,無論多麼轟轟烈烈的愛情,最後都會枯萎在婚姻的墳墓裡。
因為太多人不曾真愛過,行至半路,就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草草把當初的承諾丢棄。
沒愛過的人們看見了,就高聲呼喊着我再也不會相信愛情。
可真正的愛情本就應該與平淡的生活融為一體。
它藏在散步時緊緊相握的手裡,藏在受傷時溫柔的關切和撫慰裡,藏在為對方高聲吟唱的歌謠裡,藏在冬天的第一場初雪裡。
最真的心隻有伴随着時日的生長才會愈加清明。
願每個人都能遇到相守一生的伴侶,願每對戀人都能在歲月的流逝中不離不棄,攜手共行。
這是對愛情最好的緻敬。
電影裡有一個片段讓我至今難忘:
奶奶說:“爺爺在這兒陪我一下,不要走開哦。”
爺爺說:“好。”
奶奶說:“你給我唱歌吧。”
爺爺說:“好。”
奶奶回頭:“千萬不要走開啊。”
爺爺說:“好。”
奶奶又回頭:“我會害怕的。”
爺爺說:“好。”
爺爺一邊在廁所外等着,一邊晃着腦袋唱起了歌。
歌聲跨過那條江,飛去了生命盡頭最溫暖的地方。
我相信愛在那裡,永生不滅。

願曹炳萬老爺爺得到冥福,願姜溪烈老奶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