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仄之間

播了過半的《延禧攻略》,劇中女主已經有很多人寫過了,不過我對富察皇後身邊的兩個大宮女明玉和爾晴很有興趣,她們兩人在初期給人的印象完全相反,基本上是喜爾晴厭明玉,但随着劇情發展過半,最初的印象完全反轉,我很想試着來寫一寫她們兩個。

在女主魏璎珞進入長春宮之前,明玉和爾晴應該是皇後身邊一動一靜的存在,她們性格截然相反。故事初期,觀衆們顯然會比較讨厭明玉,更喜歡溫婉的爾晴;可如今,又會覺得明玉活潑可愛,同時很想“弄死”爾晴。那就分别來說說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先看明玉,明玉性格外放,存在感比較強,但是一開始大家不喜歡她,就先來說缺點。

首先比較明顯的缺點是喜怒形于色,嘴巴不饒人,脾氣來了,基本上誰都敢給臉色,除了皇後與皇上。這樣的宮女能在等級森嚴的皇宮裡生存下來,這簡直就是奇迹啊!也可見富察皇後确實十分溫柔,特别能容人。這樣的脾性今後是一定要吃虧的,因為“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啊!

但這也是源于更深層的缺點,就是智商太普通,從妝容扮相上也能感覺出是一個普通智商的妹子。為什麼說這是缺點呢?生活在規矩森嚴的紫禁城,不說為了飛黃騰達吧,就算是為了平平安安的活着,腦子也要盡量聰明一點啊。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智商普通的人,好在我們可以接受教育,可以多讀書,這樣能讓我們的智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懂得更多的人生智慧,看待問題可以更從容,獲得更好的生活。但是作為從小入宮的明玉,沒有辦法接受系統的教育,看問題的高度得不到提升,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比較固定。反觀女主,智商高不說,還被皇後親自教導讀書,這根本就是如虎添翼,一切都在為女主的上行做準備,所以她一定會跟明玉的身份差距越來越大。

劇中有一段能夠同時明顯的看到這兩個缺點的作用。皇後與純妃讨論畫作時,指明詢問魏璎珞的意見,明玉因為讨厭魏璎珞,就故意插嘴,被打發了出去。明玉氣吼吼的出來後,剛好瞧見新入宮的舒貴人帶着禮物來求見皇後娘娘。這其實是很正常的,新入宮當然要先來拜拜後宮之主。明玉倒好,把自己的受的氣撒在舒貴人頭上,一臉怨氣的把人家打發走了!要打發人家并不是不可以,至少把話說好聽一點,況且你受氣是自找的,怨不得舒貴人,舒貴人再不得寵,也是主子,你一個宮女也敢吹胡子瞪眼?要知道,你可是皇後身邊的大宮女,對外說出來的話就會被視作是皇後本人的意思。因此,舒貴人見不着皇後反受了一頓氣,她不會把這個鍋算在明玉頭上,而是算在皇後的頭上。就這樣,舒貴人生生的被推到了一向看皇後不順眼的高貴妃那裡,為高貴妃出謀劃策,給皇後使了不少絆子。不過明玉應該不會想到,之後的種種麻煩其實都是由她間接造成的。

明玉和女主魏璎珞之間的對手戲也很精彩,魏璎珞初進長春宮,明玉很是看不慣,處處刁難,不讓魏璎珞親近皇後,不給魏璎珞活幹反而誣陷她懶怠企圖把她趕回繡坊。在魏璎珞最終救下愉貴人和五阿哥,卻被明玉說成假傳懿旨時,觀衆對明玉的讨厭達到了峰值。這樣的奴才在身邊,不是變着法兒給主子找不痛快嗎?這真的合理嗎?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然合理,因為明玉也有非常重要的優點呀!

最大的優點,忠誠。一個牙尖嘴利且大大咧咧的宮女,能在皇後身邊一呆就是六年,除了有皇後的寬容,明玉的忠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甄嬛傳》裡,甄嬛曾經說過:“我最看重忠心二字。”從主子的角度來說,手下人首先要具備的是忠誠的品質,能力隻是其次。有了忠誠來當1,能力啊頭腦啊這些0才有意義。一個不忠誠的人,也會被人背叛。明玉對皇後忠心耿耿,除了針對魏璎珞的事,基本上的行為都是為了皇後着想,隻是所用的方式太不過腦子,反而為皇後樹敵。但在皇後暈倒卧床之時,依然服侍在側,不離不棄。皇後十分聰慧,看在眼中,非常了解明玉為人,所以一直留她在身邊。在之後的劇情中,魏璎珞也依然把明玉留在自己身邊,十分信任。

非常關鍵的優點,做事勤勉,會做小食。這其實也是她分内該做好的,作為皇後身邊的大宮女,無論性情如何,貼身伺候的事還是要做好才行。皇後日常的梳妝是由明玉來做的,富察皇後最愛吃的江米年糕也是明玉做的,明玉還能記得皇上皇後以及傅恒等各位主子的飲茶喜好等等等等,這些都隻是冰山一角,要從細微處才能看到明玉的價值。

最後來看最拉好感的優點:拿得起放得下。大家都知道明玉也暗戀,啊,不對,是明戀傅恒,每次傅恒來見皇後姐姐,明玉都會趕上去笑臉盈盈的,可是男神就是冷臉相對。後來發現傅恒喜歡魏璎珞,就不再上趕着讨好了,甚至後來在傅恒另娶他人時還為魏璎珞抱不平,這樣的爽利心态很是拉了一波好感。


...

有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為什麼魏璎珞初入長春宮時,明玉要處處針對她。我們來分析看看啊。

首先呢,明玉和魏璎珞是年齡相仿的,差也差不了太多。根據劇中情節(第21集),明玉并不是在富察皇後進宮前就服侍在身邊的,所以她應該是在十三歲時入宮,在宮裡苦熬了一些年,後被富察皇後看中,留在了身邊,一留就是六年。要知道小宮女入宮,除了那些主子入宮前就貼身服侍的丫鬟,是沒有可能一入宮就貼身服侍主子的。

這樣的生存經曆下,明玉看不慣魏璎珞是非常正常的反應。一則,明玉入宮比魏璎珞早得多;二則,明玉吃過的苦比魏璎珞時間長;三則,明玉留在皇後身邊的難度比魏璎珞大,明玉非常不喜歡女主魏璎珞通過耍耍嘴皮子的方式輕而易舉的就進入了長春宮,而且深得皇後賞識,這就是嫉妒;四則嘛,明玉暗戀傅恒許久,也隻是請個安的程度,魏璎珞一來就跟男神說上話了,這簡直就是火上澆油啊!

在高智商高情商高忍耐力的女主魏璎珞數次幫助長春宮化解危機,還聯合明玉共同解決了兩次棘手難題之後,明玉終于放下了成見,放下成見的明玉頓時可愛起來。在之後的劇情中,還能看到明玉的成長,隻是看過預告,還是hin心疼明玉…


...


再來看爾晴。劇中多次提到明玉和爾晴共同服侍了富察皇後六年,那麼為什麼對于初進長春宮的魏璎珞爾晴卻很淡定呢?

爾晴這個角色所選的演員有一定的bug,89年出生的演員蘇青,扮相看上去有點年齡感,所以一開始我總覺爾晴應該是那種調教小宮女的掌事姑姑,但實際上,爾晴這個角色應該是跟明玉的年齡差不多的。扮相上的年齡感可以說有利有弊,初期她給觀衆的初印象有多可親,那麼後期給人的感覺就有多可憎。

先來說爾晴的優點。首先,她心思缜密,處事冷靜。爾晴雖然言語不多,但是腦子裡看待事情卻很明白。比如她看得出魏璎珞提前為皇後做洛神衣服,是為了讓皇後留住皇上,為懷上嫡子做準備;魏璎珞被裕太妃叫走之後,她也能看出裕太妃隻是要出氣,暫時不會為難魏璎珞,并且勸皇後不要着急。主子也好,領導也好,都需要這樣的人在身邊。

然後,她溫柔安靜,知書達理。這兩者都不是先天的,而應該是後天造就。劇中有提到,爾晴的祖父曾官居刑部尚書兼議政大臣,但是因為祖上是内務府包衣出身,所以爾晴隻能進宮當宮女,而不是選秀女。但即使如此,爾晴的出身起碼是比明玉要好的,後面的劇情也能看得出她能通詩書。出身好的宮女才有可能去侍奉高級别的領導。在主子身邊近身伺候,不用幹髒活累活,衣着體面,油水大,提拔快,萬一哪天被皇帝看中,就能封為妃嫔,比低階宮女好太多太多了!

那麼爾晴為什麼不像明玉那樣排斥魏璎珞呢?因為爾晴根本不在乎,她相信自己一定會離開奴才隊伍,所以多一個奴才少一個奴才對她而言并沒有什麼關系,她的戰場不在這裡,所以她完全不在意。爾晴反複強調自己做了六年奴才,忍了六年,和明玉一同服侍皇後六年,說明她真的就隻是當了六年的宮女,年紀其實真的不算大。加上劇中設定爾晴貌美,出身尚可,其實她看上富察·傅恒,也不算老牛吃嫩草了。

爾晴的缺點是唯一,緻命的,也是一點點顯露出來的,她的缺點就是自私,極度的自私。自私,隻忠于自己,就不會忠于别人。極度的自私,隻考慮自己,不考慮别人。一個聰明人自私起來,格外值得警惕。

爾晴對富察皇後,并不會有所謂的忠誠,她要的隻是順利度過宮女時期,通過婚姻,來達到一步登天的目的。富察皇後無論在劇中還是曆史上,都是一位溫柔賢明的皇後,她一定會為爾晴将來的婚事做一番打算,但是卻萬萬沒想到爾晴看上了自己的弟弟。

可是爾晴真的愛傅恒嗎?我認為她不愛傅恒,她愛的是她自己,對于傅恒,就有點喜歡吧!可是傅恒這樣的人,本來就很招人喜歡啊!出身高貴——鑲黃旗,皇親國戚——皇後親弟,前途無量——禦前侍衛,英俊帥氣——不解釋……生活在深宮中情窦初開的宮女,很難不會偷偷仰慕這樣的男子。但即使爾晴喜歡傅恒,也還是會為了自己出人頭地的欲望,在皇後懷孕時試圖勾引皇上,這就是背叛。所以,自私的爾晴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而不管自己的做法是否會傷害他人。

盡管爾晴出身官宦家庭,但她的家族隻是普通八旗,仍然配不上傅恒的身份,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她嫁給傅恒時,家族得以擡旗(應該是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之一)。皇帝做這些這不是為了她,而是為了照顧富察家的門楣,怕她配不上富察家。

不管出于什麼原因,爾晴把傅恒視為了自己的目标,當她發現傅恒喜歡魏璎珞時,這才開始将魏璎珞視為敵人,并且馬上開始挑撥魏璎珞和明玉之間剛剛建立起來的信任。後來被傅恒明确拒絕後也仍不放棄,反而背後設計,成功嫁給了傅恒。


...

既然如願嫁給了傅恒,傅恒也承諾對她負責,她也表示願意等,截止到他們結婚那天的情景,我認為爾晴其實是有機會走進傅恒心裡的。爾晴聰明貌美,通曉詩文,傅恒對她的印象原本還不錯,她隻要不作死,傅恒是可以慢慢接受她的,況且年輕人血氣方剛,本身也需要開枝散葉,要拿下真的不算太難啊。

可是…爾晴是真的自私,她從來隻考慮自己的感受,嫁過來才一年,真的是傅恒讨厭什麼她做什麼。

爾晴為了一時的醋意,淩辱婢女,拔了青蓮的指甲,還絞了她的頭發。爾晴看不上奴才,她當初不得不進宮為奴,所以隻能百般忍耐,希望有朝一日不再為奴,這沒有問題。可是她一旦成為主子,卻百般踐踏為奴者,這樣的人說她心腸歹毒、兩面三刀真的不為過。

傅恒告誡過多次,但爾晴仍舊不斷把來往富察府的人和消息統統傳給來保(爾晴祖父),以為這樣可以官官相護抱成一團,這真的就是在自作聰明的挖坑了。一來,臣子結黨是大忌,尤其傅恒本來就是外戚,更是忌諱結黨營私;二來,傅恒作為皇帝的小舅子,又是重臣之子,被皇帝委以重任,必須潔身自好才能保全自身和家族聲譽;三來,傅恒年輕氣盛,希望用能力證明自己,不屑于結黨。作為内助的爾晴,她不了解丈夫的處境,也不了解丈夫的為人,除了坑老公就是坑老公。

最狠的是,她用她聰明的腦子想出了一個絕佳的報複方法——給傅恒戴上一頂摘不下來的綠帽子,爬上龍床還懷了皇帝的孩子。這一招真的很陰損了,本質上就是在離間君臣關系,同時讓傅恒有口難言,不得不吃啞巴虧。所以後來傅恒拼了命去打仗,一則為了避開家裡這個瘋子,二則如果建立軍功,就可以再向皇帝要回魏璎珞,誰知天不遂人願,錯過就是錯過了。除了這兩個原因,我認為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傅恒希望通過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來獲得正大光明的器重,而不是靠着爾晴肚子裡的孩子。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一個你宣稱愛他的人,做了這麼多的錯事,傷害了那麼多人,卻不知悔改,她不僅不認為自己做錯了,還妄想輕易得到原諒……真的,這是不可能的。

演員蘇青雖然在年齡上不太契合角色,但是演技絕對是過硬的,前期的溫柔端莊,後期的惡毒癫狂,她都演繹的非常到位。不溫不火了多年,憑借反角火了一把,也的确是不容易了。當年蘇青在《美人心計》裡飾演的張太後,真的很驚豔了!


...

歸根結底,明玉和爾晴都是悲劇性的人物,她們在宮廷裡掙紮,在命運中沉浮,前者沒有能力把控自己的命運,後者試圖把控命運卻因個人執念反被命運吞噬。

不管最後的結局如何,我們都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