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緻敬 Iron man和一直在成長道路上不懈努力的Iron women--媽媽們。
首先,必須漫威迷(所以此文對複聯4的部分劇透,個人表示絲毫沒有壓力)。外國人的古裝科技造型對我一直沒有什麼吸引力,when I was young,我從來不藏聖鬥士星矢的漫畫,也沒有人找我交換,由此可能錯過了幾段可以早戀的機會。我一直信奉:古裝造型哪家強,要看就看楚留香(現在與時俱進,喜歡看琅琊榜裡的昊然弟弟,此處應有掌聲,你們的胡歌老公、靳東老公,我不搶)。憑着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那點堅持,我在權迷們為最終季瘋狂的時候,一直保持着少有的矜持和沉默,當然也主動放棄了黃昏戀的可能。

但是為了跟兒子能有點共同語言,複聯我硬生生從1追到了斯坦李95歲壽終正寝,中間間歇還穿插着驚奇隊長、蟻人、毒液、死待……看看這些個名字,哪個有我沉迷的fa式優雅?

于是我迷失在優雅和硬核之間,兒子也是時常為我操碎了心,不厭其煩地給我解釋這個是美國隊長,那個是奇異博士,我滴天呐,外國人腫麼看起來長得都差不多呢。然而這次不同的是,在長達3個小時的複聯4中,我以迅雷不及掩耳響叮當之勢,捕捉到了一個iron woman--雷神的媽媽,她非但不雷,還像極了傳說中别人家的媽媽,分分鐘幾句金句就把神養得很好了。
金句一:你在未來一定受了很多委屈
此話一出我就感覺到了滿滿的套路。換成我兒子,許久未見,出現在我面前這幅形象:胡子拉碴、撞臉阿炳、肚子像是在孕育着新的生命……我一定甩出一句:死胖子,野到哪邊吃好吃的去了?配以旁光一掃:看他有沒有良心發現帶點回來給我吃吃,我的信條一直是:獨胖胖不如衆胖胖,如果有吃的,永遠愛兒子3000遍。
可是神的母親能跟我們凡夫俗子一樣嗎?人家一下抓住了溝通的“門把手”(引用于智慧父母工作坊,有沒有被我的專業所傾倒?)。雷神從躲在柱子後面不敢與母親相認,到聽了這句話熱淚盈眶,再到跟老母親和盤托出這幾年的苦與淚,關鍵是最後對老母親的建議“多吃點素”毫無抵抗能力,這對于一個中年油膩男人容易嗎?你要是覺得容易,算我輸。
有一句話說得好:每一次你與孩子談話,就好比你已拿着一塊磚(摘自《PET父母效能訓練》,此處應傾倒one more,用two就太low了,有沒有感受到我小學英語基礎很紮實?每周我都跟兒子雙雙準時出入某著名上市輔導機構,絕對是一家良心企業,交一個人的錢,兩個人受益,棒棒哒。)。
還是繼續說這個磚,這塊磚呢相當有講究:搞得好,這塊磚将進一步堆砌母子/女之間的關系,搞不好,你就一磚頭把娃給拍死了。我們不妨大膽地想象一下,把雷神的媽媽換成别人家的媽媽,雷神是怎麼被拍死的。
NO1. 死于強權

死于強權
NO2. 死于威脅

死于威脅
NO3. 死于唐僧嘴

死于唐僧嘴
NO4. 死于嘲諷

死于嘲諷
從這部劇中我發現了肉這個東西人神共憤,在減與不減之間,人和神對“要減肥就得多吃素”這個真理已經達成了高度共識。畢導在影評中說:整個神從一個阿斯加德的王子變成一個嗜酒如命的墩子,用生命诠釋了什麼是雪花·勇闖天涯。我堅信他媽一定也是看不下去的,但是神媽用“高度關注孩子情緒”這個門把手,一下消弭了五年可能産生的隔閡,讓兒子充分感受到被接納、被尊重,最後才表達了自己真正的訴求:多吃點素。神都瘦不下來,何況是人呢?

雪花·勇闖天涯
金句二:每個人在找尋自我的過程中都會經曆失敗
當雷神一把鼻涕一把淚暢聊自己“委屈”的時候,雷神媽媽的套路越走越深,她說:“每個人在找尋自我的過程中都會經曆失敗,但英雄的标準就是在失敗後依然能夠成就自我。”敲黑闆,劃重點:第一“每個人”,理所當然也包括計幾,老娘都失敗過,熊孩子你怕什麼呢?這是共情,有木有?;第二“失敗是因為找尋自我”、“成就自我”,我滴個神呐,這個不是教練技術工具妥妥地應用嘛!
插播專業知識(傾倒again)
在教練過程中,如果我們想解決一個層次的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向上一個層次或上幾個層級找尋解決方案,在同一層級解決問題,往往不能做出最好的判斷。

教練技術:邏輯層次
環境、行為、能力,我們稱之為“下三層”,也就是實務層,它強調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開始行動,采取哪些行動,具備什麼能夠完成行動的能力。
價值觀、身份、願景,我們稱之為“上三層”,它們的作用是激發内在動力,通常會關注這件事為什麼對你這麼重要、做這件事的人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别人,你想要的未來圖景是什麼樣的。
舉個“下三層”的栗子:

我大概還原了一下火箭浣熊和雷神在複聯4的對話,你們看看這個熊樣,還是神煩啊?對話完全局限在實務層,人家雷神又沒騙你,說不行就不行,自己找媽去了。直接導緻浣熊單槍匹馬自己去拿原石去了,完全沒有CP感。
讓我們再一次放飛想象的翅膀,如果雷神的媽媽沒有使用教練技術呢?

天是不是又給聊死了?神的母親跨越“下三層”,直接到達“上三層”,用身份和價值觀引領雷神前行,看得我都心潮澎湃。回頭想想她說了什麼呢?其實什麼都沒說,雷神的信心卻又膨脹起來。
金句三:你的未來隻與你有關,而與我無關
别人家的媽媽不僅穿着“時髦”,思想也很前衛,處處都洋溢着fa式地優雅,此話一出又充分诠釋了:真正的母愛就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朱雨辰 趕緊帶麻麻去看複聯4,讓她不要每天早晨熬梨汁了,再熬下去你真的就嫁不出去了。
@狄莺 趕緊去看複聯4,你睡了兒子15年,睡得都是别人老公,也是夠夠的!
@小包總 帶麻麻去看複聯4吧,讓她不要再操心安迪是不是撈女了。
@所有殚精竭慮的Iron women,該甩的鍋堅決不能留在自己手上!大過節的,送你們一首愛玲的小詩:《非走不可的彎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經有那麼一條小路若隐若現,召喚着我。
母親攔住我:“那條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你還有什麼不信?”
“既然你能從那條路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
“我不想讓你走彎路。”
“但是我喜歡,而且我不怕。”
母親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後歎口氣:“好吧,你這個倔強的孩子,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
上路後,我發現母親沒有騙我,那的确是條彎路,我碰壁,摔跟頭,有時碰得頭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終于走過來了。
坐下來喘息的時候,我看見一個朋友,自然很年輕,正站在我當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條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親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我也是。”
“既然你們都可以從那條路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
“我不想讓你走同樣的彎路。”
“但是我喜歡。”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後笑了:“一路小心。”
我很感激她,她讓我發現自己不再年輕,已經開始扮演“過來人”的角色,同時患有“過來人”常患的“攔路癖”。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最後特别鳴謝:寶藏女孩夏冰,幫我完成了這篇文章的更名工作,改名等于改命,感覺馬上能掙到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