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直都是擺渡人,隻有你自己清楚目的地在哪。
It's really been a long time.
這段時間真的可以說在很努力地陪孩子了,他兩歲多了,開始知道電視和電腦的樂趣了,所以不得不非常克制自己用電腦的時間,養娃的确辛苦,但是總是會有偶然的驚喜時刻,讓你覺得,一切都美好的不行。聽過太多大道理,正在嘗試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爸爸的時間,去摸着石頭過河在磕磕絆絆中建立良好的父子關系,小時候的陪伴重要又短暫,經常當你意識到的時候,才發現已經錯過了。
「作為父親」
新手媽媽實在太難了,但是新手爸爸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因為很多時候,他們還沒開始做就已經失去了參賽資格,很多事情在寶寶眼中都是媽媽專屬,而這自然是母親努力的結果。
木子在這一段時間有很多次崩潰時刻,雖然沒有下面這樣,但是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一陣壓力大到辭職申請都寫好了,她工作太辛苦了,因為她太像把工作做好了,不像我,從開始就認識到,哪有什麼快樂是從工作中獲得的呢,除了領工資。看着原來那份不服輸的勁,漸漸成為她的枷鎖,悲從中來。

後來慢慢好了,大部分來自于孩子的治愈,小部分來自我的陪伴,從去年11月開始,每個周末木子和我都一起帶孩子出去逛公園,現在已經把廣州的大小公園逛的差不多了(距離太遠的實在還不行),在這段時間了,我們越來越像是隊友,越來越能夠合作共赢,也越來越能夠分擔帶娃的艱辛,帶娃這事,就是要參與進來,否則溝通起來永遠是不對等的。慢慢地,我們也開始露出如下的表情,對,就是一次次驚喜地發現,孩子怎麼可以這麼天真,又這麼有趣,微風佛面,遠離紛擾啊。

帶娃過程中有太多的「決定時刻」了,而決定越多,分歧就越多,都不用婆媳關系火上澆油,單是妻子和丈夫都有數不盡的意見相左。木子産後五個月就回去上班了,後來有段時間,兒子晚上想找爸爸媽媽玩,但是木子白天背着各種吸奶裝備又工作又擠地鐵,急需睡眠,所以會把卧室的門關上,有時會在卧室裡面聽到兒子在外面委屈又失望地拍門的聲音,然後我們隻能安慰自己說,孩子總要慢慢長大的,心中的滋味,不言而喻。時至今日,兒子晚上已經習慣和奶奶一起睡,即使我們換上他喜歡的工程車、消防車的四件套,也很少能夠留住他一起睡覺的心了,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沒有付出,最後就隻能接受這樣的結果,他隻是小,又不是傻,木子總是這樣說,是啊,他什麼都知道其實。
戒夜奶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們無數次像是Jack和Bec一樣暗下決心,就是今天了,今天即使他再怎麼哭也不行,一定要讓他忍過去,一次兩次就好了,總是要有個過程的,哪個孩子戒夜奶不是哭出來的。

但是真的實施起來真的好難啊,他怎麼可以哭的那麼傷心呢,是不是現在還不是the best time,他還小啊,脾氣還那麼大,動不動就哭的啞聲了,會不會氣壞了啊,感覺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哭聲餘音繞梁,但是一看時間,才過了5分鐘,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痛苦,會那樣無限地在我身上放大,也就自然體會了電視劇中常說的那句,恨不得刀子割在我的身上啊。
後來兒子和我的關系好了些,能夠和我單獨玩一陣了,從那之後,每個周末都會在兒子醒來之前來到他的床邊,然後在他醒來之後和他說說話,讀讀故事,偶爾還有看下斑馬AI的課程(不要因為他小就覺得還早,他有興趣的時候,記單詞記得比我快多了),希望能夠盡量延遲我和他單獨玩的時間,這樣木子就可以再多睡一會,畢竟,懶覺已經是她成為媽媽之後,餘下不多的愛好了。
明明他當時那麼邋遢,滿面油光,但是當他口中說出那句「我來」的時候,還是覺得那是我聽過最美的情話。
兒子現在幾乎十一點左右才睡,這之後的時間才是真正屬于我和木子的時間,我們會小心翼翼,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偶爾也會吃一個自嗨鍋,已經算是最奢侈的體驗了。開始的時候,我們和大部分家長一樣,希望他白天可以多睡會,不知道是因為想要更多的私人時間,還是真的認為睡覺可以有助于他更加健康的成長,晚上睡覺之前也會讀故事給他聽,好擔心每次都通過讀書讓他入睡,長大後會不會一看書就困啊,哈哈哈~
「手法專業」這裡簡直太有共鳴了,我們還沒有車,兩個人都有駕照,但是都不喜歡開車,沒錯,就是對自己的深度不自信,隻有在帶娃出去娃,中午娃睡覺的時候,我才會覺得有一輛自己的車是一件很棒的事,除此之外,我真的非常不想有自己的車。有一次我們在兒童公園,兒子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我們帶了野餐墊和毯子,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才發現把他從肩膀上轉移到毯子上并非易事,當然,前提是不讓他醒來,我的天,真的太難了,第一步先坐下,第二步,換手,免得放在毯子上的時候自己的手拿不出來,第三步,漸漸放平自己的身體,四地步,快準狠把他放在毯子上,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拍以防止他醒來,最後成功放下的那一刻,我和木子簡直比發了年終獎還開心,這種喜悅是沒有孩子之前無法體會的(畢竟,大人根本不會因為如何躺在墊子上而勞心費神),雖然後來兒子也隻是睡了半個鐘左右就睜開眼睛,一副我是誰我在哪的神情。有的時候還會存在其他情況,如如何從出租車上抱着娃下來而不吵醒他,這個真的有點難,很少成功;還有就是下出租車的路上睡着了,在爬完樓梯到家後如何把他放在床上,沒錯,就是這些本來不是問題的事,當你肩膀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就成了世界難題,哈哈哈。
而以上還隻是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而已!他還要學着自己走路,吃飯,上廁所,和小朋友交流,交換玩具懂得分享,「他可以的,他一定可以的」和「孩子是不是還太小了」之間的糾結簡直是家常便飯,看着他的一個小小進步有多讓人開心,守候這個進步的點點滴滴就有多動容,記得兒子第一次成功獨自爬上一個圓環形的攀爬網的時候,我和木子高興地簡直像他拿了奧運冠軍一樣。
我會時常想作為父親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應該鐵面無私,像山一樣值得依靠少言寡語,但這實在不是我的style,我可能隻能在他耳邊輕聲細語,然後說一些他根本不願意聽的話吧。
但是偶爾,也還是會覺得他生活的太幸福了,是不是應該創造些苦吃一下。開始學習走路的時候覺得他不夠努力,開始學習吃飯的時候覺得他實在太懶,但是最後他還是自己走路,跑的飛快,也能夠自己用勺子吃飯了,是不是我們做父母的太“雞”了,對孩子有了揠苗助長的期望呢。
當然,目前的這些還都隻是成長必備技能,後面他要選擇自己的愛好,要好好讀書,這可比現在選擇自己喜歡的車車衣服困難一百倍,那個時候,還能覺得「不急,時間還來得及麼」,那個時候還能穩坐釣魚船麼,「健康快樂」的KPI是不是很快就會被「好好學習」取代呢,我不知道,我隻希望以後我的兒子願意努力,不虛度光陰。
而我們所能做的,是給予孩子比他們相信自己更加強烈的支持和鼓勵,放大他們的每一絲優點,讓他們擁有能夠勇往直前的自信和力量。
至于怎樣到達自己的目的地,孩子有自己的方法,最好的成長是讓他們成為自己。
希望以後可以從兒子口中聽到,「今天的老爸也是我最愛的那個呢」。
「成為傑出」
WOW,成為傑出,随着年齡的增加,我已經越來越不敢想這件事了,因為覺得它和自己真的漸行漸遠。我實在太普通了,可能去世之後人們隻會說「這個人,還挺有趣的」,僅此而已。
有了孩子的确會讓自己的時間非常受限,上班回來他會去公交站接我,然後樓下玩一會,上樓吃飯,給他洗澡,家人排隊洗澡,和他玩一會,看着他睡覺,時間就差不多要到十一點了,我開始理解傅首爾說的那些挑燈寫稿子的歲月,因為真的沒有自己的時間。(下面這段談話真的會讓我覺得有趣,畢竟,Randall可是有三個女兒好麼)
會時不時開始思考,是自己變得更好重要,還是兒子變得更好重要。我依然覺得自己要成為一個有趣的爸爸,或者有所長的爸爸,兒子才會有所模仿,有所标榜,淪為陪伴的工具人,最後隻會将陪伴變得廉價,但是,目前這段時間,時間真的少的可憐,我知道為了他我需要變得更好,但是,我也更需要睡眠和休息啊。
Randall的話,讓我想起高中時看過的一篇英語美文,其中最後一句就是這樣說的:
It’s true: If the dream is big enough, the facts don’t count.
這句話說得真好:心中有目标,風雨不折腰。
可是,比目标更重要的,是去行動啊,也許還有,失敗之後,被别人、被自己原諒的機會。
我會希望他可以像下面這樣,吾日三省吾身,認真對待生命的每一個今天。
卻又不希望他為世俗名利所擾。
希望他可以永遠記得自己從哪裡出發,為什麼出發。
也希望永遠有人覺得他是「最棒的」,這個可以有,畢竟至少還有我。
好了,先到這,Kate故事要上線,願所有人都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