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這次看《少年的你》之前,我沒看任何關于這部電影的網評。并且告誡自己,無論電影咋樣,都别發表任何評論。
但是對不起,我還是沒忍住。
看這部電影時的心情就仿佛在坐過山車。

圖片來源于網絡
電影的前半段讓我在心裡一直叫好。
首先,國内終于有導演把鏡頭對準了青春裡殘酷而真實的一面,不再拍那些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東西了。而且加入了高考這個元素之後,顯得更加貼近生活,喚起了不少一批觀衆的共鳴。
其次,導演的硬實力讓我贊歎不已。我一直覺得三流的導演靠演員和台詞講故事,而高明的導演用鏡頭傳達信息和表達情緒。
本片的第一場戲就爆發出十足的張力,雖然沒有一個描寫中心事件的正面鏡頭,但是通過一組反應鏡頭,同樣讓觀衆了解到在某個校園内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事件。快速跳切的畫面,搖晃的鏡頭,緊密而不混亂,将現場的緊張和恐慌表現的淋漓盡緻。本場戲的最後一個鏡頭,也是十分的耐人尋味,被框在手機屏幕裡的陳念,就像是一隻暴露在獵人瞄準鏡下的獵物,同時用一個俯視角度來完成這個鏡頭,更加強調了一種被控制感和無力感,充分的暗示出了女主角陳念接下來的命運。
類似的耐人尋味的鏡頭還有很多,我記得有一個從走廊護欄後側拍攝的學生進入校園大門的俯角鏡頭,這個鏡頭的含義不言而喻,我想經曆過備戰高考那段嚴酷日子的觀衆都會發出會心一笑。
最後,必須誇一下易烊千玺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完全改變了我對流量小生”露露臉,擺擺pose,耍耍酷就行了”的印象。易烊千玺将小北這個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一個社會底層的小混混身上的無望與掙紮,桀骜不馴與一往情深,都被易烊千玺展現的淋漓盡緻,讓觀衆能夠進入到這個角色的内心。所以當他說出那句“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掙那麼多?”時,讓我心裡忍不住一陣辛酸,當他對着陳念說“我喜歡一個人,想要給她一個好的結果”時,我們也能夠理解,他為何甘願犧牲自己去成全對方。

圖片來源于網絡
好了,該吹的部分我用心的吹完了,接下來可以肆無忌憚的黑了。
本片的劇本絕對是硬傷。
與導演及演員的高水準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片的劇本用差強人意來形容都算是褒獎了。
電影後半段的情節可謂是急轉直下而且混亂不堪。
我本以為劇情會像之前上映的《藥神》一樣,對電影裡揭露出的問題進行一個深刻的探讨并試着給出解決方案。
然而并沒有。
影片有一段對魏萊和陳念的家庭進行了蜻蜓點水一般的描述。
魏萊的母親的态度是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事兒,所以魏萊覺得欺淩同學可以用錢擺平,同學死了反而是增加了家庭收入。
而陳念的母親則一直對她說,再忍忍,捱過高考就好了。于是在面對欺淩時,陳念的第一反應就是忍。
顯然影片把校園暴力這個複雜的問題草率的歸咎于家庭教育,或許還暗示了高考制度的不合理性。
對這個問題的講述也就到此點到為止。
在此之後,男女主角開始同居,開起了半葷半素的玩笑,影片從校園暴力主題轉入青春愛情主題,欺淩事件成為了男女主角發展感情的一個模糊背景。
好吧,如果說青春和愛情是不可分割的,那最後你又弄一出懸疑破案的戲是幹嘛呢?
你整一出懸疑破案的劇情也行啊,講點邏輯總好吧。
警官斷案不靠證據,推理全靠主觀臆斷,招供靠欺騙嫌疑人,像個老大媽一樣嘴裡反複的念叨“我是想幫你們兩個”……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知道是不是本片的三個編劇一人負責一個話題,然後不分主次的強行雜糅在一起,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
揭露不深刻,煽情太野蠻,推理無懸念。
不得不說,這部分劇情完全就是畫蛇添足,狗尾續貂,甚至是引火燒身。
在觀影前,我并沒有關注這部原著。
我隻是看到小北跟在陳念身後像個影子一般默默保護她的時候,想到了白夜行。我本以為這是一種緻敬,但直到後來,看到小北威脅魏萊,看到小北為了讓陳念安心高考而甘心為她背負罪責的時候,我則确信,這是國内對白夜行的最好改編。因為它完美的還原了一個用自己的不斷堕落來為心愛的人換取光明未來這一悲劇人物。
于是看完電影後百度了下相關信息,發現果然不是我個人的錯覺,不少網友都在質疑原著抄襲東野圭吾的系列作品。
當然抄襲不抄襲不是我們誰說了算的,我隻是感到惡心和憤怒。
然而導演說,原著我隻看了一遍,白夜行則沒有看過。
好吧,導演沒看過可以,編劇難道在對原著進行改編的時候,也不關心一下原著所遭的非議麼?難道不能二次創作将遭受非議的部分進行改編嗎?或者說覺得即使作品裡的人物有着相同的内核,但是所屬國籍不同,發生的事件不同,就不算抄襲呢?還是說,本來就是要借着受非議這部分來進行一波炒作呢?
非常心痛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随着年齡增長,閱曆增加,看過優秀的作品越多,我就越覺得國内青春片在劇作上的荒蕪和幹涸。
《少年的你》大賣,又釋放出一個訊号:把别人的東西拿來粉飾一番,就能撈一大筆,何必費心費力的搞創作。
最後再吐槽兩句關鍵台詞。
你赢了,我就沒輸。
你赢了誰?
是面對欺淩時忍氣吞聲算赢?是反殺欺淩你的人算赢?是瞞天過海無罪開脫算赢?還是忍辱負重地生活隻為取得好的高考成績算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陳念在全片中被塑造成了一個軟弱無力的泥菩薩般的角色,周冬雨也诠釋的相當到位,那麼這麼一個角色怎麼突然就要保護世界了?
還有我再多問一句,那誰來保護版權?
總結一下,這部電影就是導演和演員完美的诠釋了一部沒什麼原創性和深度的劇本,對當代社會問題的展示如浮光掠影一般,實在是無趣,甚至讓人有點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