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裡面,有這樣一段劇情,外表叛逆、内心成熟、喜愛賽車的季楊楊,在和父母一起放飛的高考許願氣球上面寫着“我想成為韓寒”。

韓寒何許人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不願上大學,卻少年成名,及著名作家、著名賽車手、票房過十億的導演于一身。
劇裡,季楊楊希望成為韓寒一樣的人。
劇外,是與劇裡畫風迥然不同的彈幕“韓寒後悔沒有上大學”的刷屏。
是啊,曾經那個叛逆少年,那個把應試教育批判的一無是處的少年,那個覺得大學無用的少年,那個我及我們中學時代心目中的精神偶像,在社會這所學校裡,不斷摸索,不斷成長,終是認慫了。
而說到韓寒,就想提一提另一個人。
14年,韓寒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上映,為其添彩不少的主題曲《平凡之路》,便是由這個人作曲和演唱的,對,他就是樸樹。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樸樹的世界觀很純粹,他不喜歡拘束、不喜歡行業規律、甚至不喜歡賺錢。
07年,樸樹錄完最後一場真人秀節目《名聲大振》後,便把自己藏在北京東三環的出租屋中,除卻遛狗和買煙,幾乎不會出門,多年不演出。
11年,他的吉他手患上胰腺癌,幾個月的治療費用,花掉樸樹幾年的收入。
12年,樸樹終于重回舞台。
平時很少參加綜藝節目和商業演出的的樸樹,被問及為什麼參加節目時,他笑着說缺錢了,需要這份工作。
樸樹也是認慫了。
但我們卻都明白,這就是樸樹,坦率而真誠。
什麼是認慫呢?
認慫并不是認輸,并不是推翻過去,并不是承認失敗,它隻是你與過去的自己不斷妥協的過程,是你走向成熟所必須經曆的階段。

曾經,有個男孩子,他天不怕地不怕,一心隻想改變這世界;
曾經,也有個女孩子,她天真善良,想住進屬于自己的童話城堡。
像不像曾經的你和我?或是我們每一個人。
可後來啊,他們忘卻了曾經的夢想,他們束手束腳不敢頂撞上司,他們害怕父母的慢慢老去,他們已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妻為人母,他們不敢倒下。
他們像隻小螞蟻一樣,終是隐匿于這茫茫人海了。
他們也終是認慫了。
但是你看,他們的臉上仍會時常挂着簡單幸福的笑容。
他們隻是過起了平凡的生活,承認自己也不過是個凡人罷了。

其實,若是要想做你自己,首先你得在這個社會上活下來吧。
他們并沒有成為自己曾經讨厭的那個人,他們隻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縱使那個叛逆的少年韓寒,縱使那個驕傲的樸樹,縱使平凡如你我,我們都在為着各自的生活,各自愛的人,努力生活着,向上生長着,不斷認慫着。
什麼是認慫呢?
其實就是你換一種方式,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了。
認慫有什麼不好?
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