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在追同志片,但《親愛的同志》并不在此列,這是一部嚴肅曆史片,講的是60年代的蘇聯。
60年代的蘇聯。年代和國别加在一起,我們也就大概能知道它在講什麼了。
整體情節就不贅述了,可能大部分朋友還沒看過。隻是現在是下午了,太陽要落山了,就挑幾個有話可說,也還能說的地方聊一下。天黑以後,我的真·同志片要更新了。
《親愛的同志》,當電影中的人物講出這句台詞“親愛的同志”的時候,他望向窗外,望向他親愛的同志們,他祖國的人民們。
他停頓了幾秒,但沒有辦法,他還要幫人寫好眼前的報告,解釋為何我們要嚴厲的鎮壓這些在廣場上聚衆鬧事的反叛者、他們是敵人,是流氓,唯獨不是“親愛的同志們”。
嗯。你可能已經猜出來了。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堅定的信仰者不如不堅定的故事,一個堅定的追随者變得迷茫的過程。她說:“可如果我不信共産主義,我還能信什麼呢?” 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人能回答吧。
世上有兩個主義,我們是把另一個萬惡的主義推翻才有了現在的好生活,我們隻有這一個主義了。
如果“信仰者如何不信”是習以為常的叙事,那讓我覺得不那麼習以為常的部分,是片中展現了一對政治立場不和的母女,而不是慣常的父子。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片子裡有表現“身為高級國民黨軍官的父親和想投奔偉大共産黨兒子之間的矛盾”的橋段,但幾乎不記得哪裡有母女之間因為政治立場不和而爆發争執的情節。現在終于看到了。
還想說一下結尾的處理,看到有人不理解為啥最後非要讓女兒“複活”。母親這個角色既然已經誤以為參與抗議的女兒已經被秘密的埋屍荒野,何必多此一舉的讓女兒又忽然回來了呢。
我本人是很不喜歡強行圓滿的,但這次,我挺喜歡結尾的處理,在我眼裡這一點兒都不是加塞Happy Ending,而是表達了一種偶然。
在這樣的局勢下,你想做反叛者,生與死都是偶然。
廣場上槍林彈雨,生命的去與留,毫無根據。
一個偶然可能活下來了,一個偶然便可能死去。所以那十八歲的女兒,也不過是在偶然間輾轉了一遭。
剛才看到了一篇有關緬甸的報道,寫一個參與抗議的女孩子中彈死了。我不知道緬甸如何,就分享一下這部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