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人生的支線任務?在按部就班,日複一日的人生主線上,尋找那麼幾個出口,從熟悉的生活場景中抽離,去完成或多或少的支線任務,它們似乎和正在進行的人生關聯甚少,卻不知不覺幫助你走的更遠。

      《奇遇人生》像是一次大型的集體支線任務,去到某個人心中所想卻又未到的地方,然後記錄他們的一系列奇遇,說是奇遇,也是人生。

      我最早得知這檔節目是源自幾張截圖,小s紅着眼眶說:“确實很難想象,有些人奪取象牙隻是為了想要一些首飾,它就這麼看着,自己的母親在它面前死去。”至此便一期一期看了下去,通過鏡頭,去了解他們人生支線裡的奇遇。

...

《奇遇人生》

      在非洲贊比亞探訪大象孤兒院,在美國科羅納多州追逐龍卷風,在印度尼西亞攀登查亞峰...沒有台本,沒有需要迎合的綜藝笑點,沒有預設好的一切,他們在這之中也不知道是否會找到走失的小象,不知道能否真的追到龍卷風,不知道查亞峰之上會是什麼樣子,隻是純粹的自我,在落日裡流淚,在公路放風筝,在山腳下憧憬。

...

在公路放風筝

      支線并不會真正意義上的獨自存在,在以後無數個生活于人生主線的日夜裡,那曾經的奇遇會閃着光照亮前路。

「人生支線裡有奇遇」

      我理解的奇遇,不是要到奇怪的地方,也不是非要做奇怪的事。之所以覺得這一番遭遇可以稱奇,要麼是故事發生的場景有變,要麼是熟悉場景裡遇到了特别的人,又或者二者兼具。

      今年夏天,我為自己的人生開了一條小小的支線。和朋友西蘭花一起,去到清邁做志願者,開始我們為期一周的中文支教生活。

      小時候别人問起長大後要做什麼,我總是回答要當老師,但我從沒想到人生第一次教課,竟然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面對一群三歲的小孩子,在木質結構的教室裡教最最基礎的中文單字。剛開始語言不通讓我們都顯得十分局促,甚至一度懷疑能否順利完成志願活動。 後來發現,那些孩子的眼睛有神奇的安撫作用,看着你,等待着那個陌生語調的出現,然後一遍遍的重複。

      支教的幾天裡,環境,地點,人,事,就像是開啟了遊戲裡的新地圖,我們走到了一個全新的人生支線裡去,環境的變化讓我們覺得一切都奇妙,調皮的學生沖進懷裡的時候,在黑闆上寫字的時候,牽着他們的手的時候。

      以至于我們完全回歸主線日常之後,時常還會想起那短暫的時間,它看似默默的停留在支線那端,卻隻有我們自己知道,那些擁抱和微笑,在讓我們更好的前行。

「人生支線裡有人生」

      不管是個人經曆,還是節目内容,“人”是恒久不變的主體。

      小s和阿雅在營地下午的陽光裡做飯交談,春夏在公路上放起了一隻純白色的紙風筝,他們又分别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了特别的人,大象孤兒院的志願者,追風專業戶Martin,高山向導孫斌...

...

《奇遇人生》

      他們各自經曆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視角,在某一個點上他們彼此相遇。節目中阿雅像是一個串聯者,她和不同的嘉賓産生了不一樣奇妙的對話。她和小s一起時,是一對好友,共同交流孩子的趣事;和春夏一起時,變成了不同年齡的兩個女性在交流人生觀念;和窦骁一起時,更突出了20多歲多擁有的那一份勇氣。

      每一次出發都由人發起,然後在旅途中不斷地觸發新情境,産生新的有趣的碰撞,他們的笑容不會讓人覺得虛假,他們的淚水也不會使人覺得虛僞,他們在人生支線裡遇見了某個人,不同人生的主線和支線交織在一起,然後他們在奇遇裡遇見了自己。就像是節目簡介裡說的那樣:俯仰天地,縱察人生。

      所以,你要不要去人生支線裡看一看,像是通過一張專輯了解一個歌手,通過一本書了解它提到的電影,通過一條人生支線,在奇遇裡遇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