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天晚上看了《夜空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這部電影算是這兩個月來看過的最喜歡的電影,看完之後就寫了這篇還稱不上是影評的觀後感。
看到電影名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盡是美好的畫面:夏夜就着深藍的天空與晚風和伴侶靜默的散步、灑進窗戶的月光……夜晚總是能給人無限的遐想,最大密度的藍色無疑是浪漫的一種。
但電影并不像影名這樣美好浪漫,死亡和孤獨貫穿全片。女主美香白天是一個護士,晚上在酒吧兼職,臉上總是一副漠然的樣子,對生活意興闌珊。男主的左眼失明,死亡的陰影總是揮之不去。每天過着看起來索然無味的生活,但即使是這樣,隻要活着就還是能遇到一些美好瞬間。
片子裡的瑣碎片段代表着大部分底層人民的生活,他們每月都在計算着該怎樣用微薄的工資支付生活所需,無暇也無心去關注國家大事。片中不回避生活的痛苦,也不缺失面對的勇氣。
關于生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的開頭就是醫院裡一個有着兩個孩子的37歲的母親去世的場景,而後又接二連三的出現死亡的場景。 慎二的工友前一秒還說着心儀的女孩,後一秒就意外的突發腦梗死亡;住慎二隔壁常常借書給他看的大叔中暑死亡後兩天才被鄰居發現,被發現的時候體溫還有37°;每天也能在各種新聞裡看到很多有關死亡的消息。
這些好像都在告訴觀衆死亡距離我們并不遙遠,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和你碰面。盡管片中總是提到死亡且充斥着喪的氣息,但導演又總能通過一些瑣碎的鏡頭讓你體會到活着的美好。男主在看到月亮的時候說“今晚的月亮真藍,可并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看到這的時候覺得導演很會說故事,這句簡單的話不就在暗示着我們用心生活嗎。因為意外随時可能找上我們,而那個時候你可能就沒機會再看到深藍的天空。
街頭女歌手即使沒有聽衆也依舊每天堅持唱歌,女歌手在街邊唱歌的場景總是在男女主很喪的時候出現且唱的都是同一首勵志的歌。這無疑又是在暗示我們努力生活。影片中每一個場景都銜接得無比自然,在你覺得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又總是會遇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最後貼在車上的女歌手的海報在暗示着我們她由一名沒有幾個聽衆的街頭歌手變成了一名職業歌手,這讓我們相信堅持努力是會有回報的。
覺得這部影片最成功的就是在喪的氛圍中自然的傳達出每個人都要積極生活的觀念。不像很多全片漫溢出正能量的勵志型電影,看完後總給人一種我也能成功的錯覺。而事實是世上哪有那麼多成功的人,更多的是每天為了生活在奔波的人。寫到這又想起了喜歡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說過的:我更想描述沒有英雄,隻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肮髒的世界忽然變得美好的瞬間。用這句話來總結這部電影再合适不過了。
關于愛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女主是一個渴望愛又不相信愛的人。小的時候被媽媽抛棄;長大之後被男友抛棄。所以當有人靠近她的時候她一開始總是抗拒的,因為害怕自己又是被抛棄的那一個,索性就不開始。戀愛不就是:某人的前男友和某人的前女友,不接受教訓地重複在一起又分開的過程……這是女主說的話,字裡行間都透露出她對戀愛的失望。看的時候還很認同女主的這些話,但不能因為害怕會分别就不敢開始,影片的最後他們在一起了,這好像在說你所有對戀愛的顧忌與害怕終究還是敵不過愛情給予你的美好時刻。
“房租65000,叙利亞,恐怖主義,瓦斯費,電話費,地震…想見你”,這是男主在看賬單的時候說的話,當各種生活瑣事和愛情相撞時,格外的突出了愛情的美好。盡管生活中更多的是瑣碎,但我依舊想見到你。
另一幕打動我的是男主在看到工友急匆匆的忙着回去時問他為什麼跑那麼快,他說因為想跑着去見自己喜歡的人。随後男主就給女主打電話問她在哪,他說“我試着跑去找你”。看的時候心都被融化了,導演讓我看到了愛情的美好,這無疑是瑣碎生活裡美好的瞬間。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的剪輯特别好,由煙頭的火苗自然轉到夜晚城市的燈火那一幕真的美極了。并且為了呼應片名,影片中也時常出現深藍色調的場景。藍色真是既憂郁又浪漫的顔色。
夜空能有最大密度的藍色,我們每個人也都能有最大密度的生活,最大密度的愛情。
文章首發于公衆号《Motel》,有興趣的可以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