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檔《哪吒》橫空出世,到目前為止上映14天,票房29.39億,正式進入内地影史前十,并且繼續高歌猛進!

...

自從上一部讓國人熱血澎湃《大聖歸來》到如今的《哪吒》,國漫崛起已經不是一個期望,而是确确實實的實現了。

而對于觀衆來說,它也意味着中國動畫電影越來越被大衆群體認可,在不斷的幫助大衆抛開「動畫既低齡」的偏見标簽。

...

全片圍繞“改命”這一主題,講述了哪吒從出生就背負着妖怪的罵名,自己不願承認,打破人們心中的成見,實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蛻變。

這樣一聽似乎這是個很勵志的改變命運的故事。也确實在片中最後部分,哪吒成功的拯救了陳塘關的一方百姓,改變的人們心中的成見。

...

但是「成見」的受害者并非隻在于哪吒。

可能我們曾經都以為自己是哪吒,但到後來才發現自己更像是申公豹。

...

同是被冠以妖怪出身的申公豹刻苦修煉,甚至自己也斬了不少妖魔才成為神仙。他甚至沒有善良的父母來安慰他。

他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是妖怪,沒有人幫他,他的逆天改命,隻不過是自主意識下的本能和堅韌。

...

身為妖族,在被人族仙神為主要統治的時代,天生就是低等的,被歧視的,被警惕的。

妖族在凡間,沒有修煉蛻去獸身,是被凡人狩獵的野獸,餐桌上的魚肉。

妖族修煉得道,飛升天界,就成為了神仙的坐騎,更有甚者,成為煉丹材料,法寶原料。

...

就連堂堂四海龍族,妖族中最高貴的一支,也被囚禁在龍宮之中,一面鎮壓海底其他妖族,一面反被妖族牽制,鎖鍊加身,不得解脫。

申公豹的第一次不認命是他走出了深山,修煉得道,擺脫了可能會成為獵物的底層身份,他成功了。

...

之後,他拜在了元始天尊門下,成為了和十二金仙同一級别的弟子(論勵志程度,放到現代社會,在種族歧視極其嚴重的美國,和讓黑人奧巴馬當選總統有的一比)

這是他第二次不認命,他又成功了。

...

但妖怪的出身是原罪,否則為什麼最刻苦修行的申公豹,卻始終入不了元始天尊的法眼呢?

擺脫了妖族身份,卻最終沒能擺脫妖族待遇,年複一年承受着各方的輿論壓力,又得不到師父的開解。

于是申公豹自卑,謹小慎微,屈從于體制的評價體系。

告誡徒兒建功立業時要藏好龍角,平日從不以豹臉示人。他多想做一個幹幹淨淨,堂堂正正的仙啊。

...

但申公豹仍然在黑暗中堅持着,死死抓住懸崖邊突出的石塊,不讓自己墜入深淵,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元始天尊會看得到。


當元始天尊決定将太乙真人選為十二金仙最後一位時,申公豹死死抓住的那顆石塊,徹底滑落了,而他也伴着這石塊一起,開始堕落深淵。

這世上歌頌哪吒的人太多,但誰還記得申公豹,記得他是怎麼曆經千辛萬苦,從妖怪變成神仙的。

...

“我要讓師尊看到,我才是十二金仙最适合的人選”這是當時申公豹的内心寫照。

此時的申公豹還是想着建功立業,拿出業績晉升天庭,所以開始和龍族密謀立功的機會,因此他變成了一個陰謀家。

搶奪靈珠,培養敖丙,讓變成魔丸的哪吒殺死太乙真人、李靖夫婦,再讓弟子敖丙斬殺魔丸哪吒,立下功勞,以此成為晉升十二金仙的資本。

...

因為正途被堵死,所以不得不走邪路。

那到底申公豹是因為扭曲而得不到重用,還是因為得不到重用才變得扭曲呢?

為什麼同樣是不認命,同樣的一次次努力,申公豹最後堕入了無盡的黑暗,而哪吒在天雷中卻迎來了新生?

...

讓我覺得難過的,不是初出牛犢的哪吒所經曆的少年磨難。

而是中年的申公豹,面對的惶恐和迷茫,那種用盡全力卻始終實現不了的焦灼感和無力感,讓人扼腕。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你的出身。

...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搬動。”這種話真的隻有曆經千帆的申公豹才說得出來。

每一個“申公豹”,都曾經是“哪吒”,這是一個極典型的悲劇性角色。

...

我甚至可以想象到,當申公豹從一個低賤小妖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如願以償位列十二金仙時,飽含熱淚的他也會像哪吒一樣感歎到:

“我命由我不由天!”


更多電影資源,歡迎關注公衆号:将軍映畫(jiangjunyi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