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過得平淡,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知足常樂的人必然覺得是好的,可這好歸好吧,總是缺了點什麼。也正是這幾分遺憾,反而使過往顯得不那麼乏善可陳。
我前些日子看《半生緣》,一直提筆想寫,無奈最近雜事纏身,總不得功夫。今日想,萬不可再拖了。
兒時看《半生緣》,是看的林心如版電視劇。那時年少淺薄,隻隐約記得曼桢的悲苦命運和那禽獸不如的姐夫了。如今看小說,想了想,沈世鈞過得也卻不如原先想的那麼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生來性子軟,雖然尋曼桢無果,可總也是費了番功夫,算是盡了他的力氣。後來又聽說曼桢嫁給了張豫津,以為這是她的選擇,她的歸宿,這才無奈之下放棄了。其實,此事如果調換一下,曼桢必然不會如世鈞一般。因為曼桢雖然柔弱,内心卻剛強,遇到事情不會退縮,亦不會害怕。如果世鈞父母跟曼桢說世鈞要和别人結婚了,曼桢是一定會去南京問個清楚明白的。這是兩人性格的不同,我其實是很替世鈞惋惜的。
後來,世鈞心灰意冷之下同意了與石翠芝結婚。當然,他不會虧待她,可是他也不愛她。對于世鈞來說,如果不能和曼桢在一起,那麼和誰在一起,都是一個樣子。婚後的生活,有兒有女,平平淡淡。他處事溫吞,也不愛發脾氣,我記得書中他那一次生了很大的氣,臉都氣紅了,便是因為翠芝偷拿着之前曼桢寫的情書陰陽怪氣的讀,還帶着嘲諷。在翠芝心裡,丈夫老實木讷,實在沒有能把女人迷成那個樣子的魅力。可是愛情是有魔力的,情人眼裡也會出西施。
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這句詩來形容世鈞和石翠芝的感情,最恰當不過。平平淡淡看似美好的過完這一生,可終究有不甘心之處。旁人眼中的圓滿人生,自己才明白存着幾分遺憾。
來自海洋的呼喚
如果最後曼桢沒有和世鈞重逢,可能世鈞一輩子就帶着幾分遺憾過完餘生吧。可是重逢了,也沒有辦法。世人皆有情義,皆有不可抛棄之事物,皆有道德标準所牽制。我很欣慰世鈞在聽完曼桢的遭遇之後,如曼桢所相信的那樣,為她心痛,為她憤怒,并提出重新在一起的想法。即使他也明白,這可能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不過他還是說了,足可見他對曼桢的深情。但是曼桢是最清醒理智的人,她說“世鈞,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是啊,時間如流沙,我們錯過了這十多年,你有你的家庭,我有我的牽挂,如何,再能回到從前呢?
人生哪有十全十美,能有一全一美就不錯了。日子總得過下去,有牽挂總好過沒牽挂。歎一句,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她一直知道的。是她說的,他們回不去了。他現在才明白為什麼今天老是那麼迷惘,他是跟時間在掙紮。從前最後一次見面,至少是突如其來的,沒有訣别。今天從這裡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日作者:琳琅公子
<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