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瘋子的兩小無猜
昨晚看了一個很早之前就存在離線下載裡的老電影。
看名字以為會是個浪漫溫馨的愛情故事,看完才知道還是個瘋狂極端的愛情悲劇。
當一個人問另一個人敢不敢的時候,另一個人必須說敢并去完成所敢,從而拿到糖果盒,開始主宰下一個敢與不敢,這是遊戲規則。
沒有理由,沒有界限,不顧約束,一切以敢與不敢去生活,這是一種瘋狂的任性,毫無節制地冒險。
有人說,朱立安和蘇菲都是有心理缺陷的人,極度自私,非常擰巴。
談起心理疾病,多數所謂的大家都能歸因到原生家庭和童年時期的成長經曆,這一點總能找到合理的依據,所以無法反駁。但個人認為積極的歸因,仍然在于過去不能改變,而對過去的看法卻是主觀能動性的。
抛開人物剖析,電影以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态度講述一個極端的故事。遊戲中的敢與不敢從另一方面來看,其實等同于愛與不愛。因為愛,所以敢,因為更愛,所以能拿到糖果盒。
于是看似讓人難以理解、憤慨并不苟同的一系列行為,就是在證明彼此之間的愛。可悲的是,一個敢回應對方做任何事情的人卻不敢對對方說出彼此相愛。因此,隻能通過更瘋狂更極端的遊戲來表達彼此相愛。伴随着的自然也是無盡的痛苦和傷害。
影片最後出現了兩個結局,一個是所有人都會幻想的美好,不錯過任何一次親吻相擁的機會,白頭偕老,也不放棄遊戲。這種遊戲大概就是普通人都能達成一緻的有所克制,也保有互相能差不多滿足的幸福。
另一種就是被各種彈幕罵罵咧咧同仇敵忾,卻永遠都無法達到的結局。就像小時候那樣,夢想成為科學家,宇航員,冒險家,等等。一生要做很多不可思議但能地動山搖的事情,好像純真隻有這樣不計後果才酷。所以朱立安真的在踐行暴君之路,轟轟烈烈地愛完去死。
生活和電影不同,電影能告訴我的大概就是勇敢愛,不必那麼悲壯和極端地證明,也能去過上電影中另一個向往的美好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