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掉皮不掉隊。
我對女排其實是沒有什麼情節的。唯二認識的女排運動員也僅僅隻有郎平和朱婷。(我好喜歡朱婷)
可以說是生的時代不對,女排沒有裝點我的青春。排球也許僅僅是中考的煎熬罷了。
電影的觀看初衷,可能僅僅就是“女排精神”吧。
我馬上就驚訝于我媽對于一個個女将名字的爛熟于心了。
甚至電影還沒有介紹她們的名字。
郎平
賴亞文
孫靜芳
陳招娣
袁偉明
陳忠和
朱婷
魏秋月
惠若琪........
我完全不了解的領域,整個時代已經不在十分受到關注的領域,居然在上一輩的人們心中留下了如此印象。
是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那時候的中國多麼希望在國際上掙到些什麼啊。一個個抱着必死的決心,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拿到一個個冠軍。為什麼我們這麼在乎赢?因為什麼都沒有!
于是 萬人空巷,幾十人擠着一台黑白電視機,于是,舉國狂歡,燈火燃到後半夜。這是現在再也不會出現的場景了,這不就是中國站起來的證明?
當你的判斷成為下意識的時候,你在賽場上,才可能出現在正确的位置。
下意識怎麼來?訓練來的,不是一般的訓練,而是千百萬次、上億次不斷重複的訓練。
中國女排,流血不流淚,掉皮不掉隊。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