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傑日尼奧夫角,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22萬平方千米,廣袤無邊,天寒地凍,影片開頭,是一片白茫茫的冰冷景象,屏幕外面都被層層寒意裹挾。

奧伊米亞康,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定居點。居住大約500人,冬季平均氣溫零下40度,由于高山的阻擋,來自西部和南部的暖空氣,無法到達這個村莊,來自北極的冷空氣可以毫無阻礙的來到這裡,這裡的冬天從10月持續到來年4月,最低溫度記錄為零下70度,夏季6、7月份會達到零上30度。

極度寒冷,或許意味着,一切平常的事情在這裡變得非常特殊——


...

撒亞納·塔勒克,是8歲的阿耀沙·塔勒克的同學。她早晨起來,先在家裡的牛棚幫助母親幹活,在寒冷的地區,勞動是最好的保暖方法。

...


這裡村民用河裡的冰融化來洗漱,8歲的阿耀沙·塔勒克隻有在零下54度才可以不上學。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建築師,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切收拾完畢,剛走出家門,阿耀沙感到鼻黏膜在鼻腔裡凍住,眼睫毛也開始結冰,這個年紀的男孩子有着相似的特點,他也喜歡在上學的路途上邊走邊玩。


...

途中遇到馴鹿,馴鹿是當地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可以提供富含脂肪的肉,還可以拉雪橇。


...

這裡有小型的燃煤鍋爐,晝夜不停給6個建築物供暖,每年消耗20噸煤。薩伊納的父親不得不砍木柴,作為取暖的材料,木柴在寒冷的低溫下變得很脆。

...

薩亞納的父母及祖父母一直生活在奧伊米亞康,對于薩亞納來說,她可以就在家鄉,也可以離開這裡,但是隻有上學并且畢業,才有可能有選擇的機會。

這個地區唯一的校車晃晃蕩蕩的接孩子們放學回家,黃色的車身在一片白雪皚皚中顯得有點笨拙且可愛,在寒冷的奧伊米亞康地區顯得十分重要。

...

北方的冬天已然很冷了,我們這裡清晨大約零下20度以下,但是比起零下50度的天氣,還是相差甚遠,有時候不想在寒冷的天氣中早起上班,想一想這部片子,也是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世界上有萬千的孩子,尼泊爾、肯尼亞、西伯利亞的,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那麼不同,為了上學,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面對各自不同的困難,挑戰着自己,為了走出家鄉,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日複一日的重複着艱辛的上學道路。

”積财千萬,無過讀書“,無論多麼艱苦的條件,偏遠地區的孩子及孩子的父母還是要努力博一把更廣闊可能的機會,對于條件更加便利的我們來說,更要珍惜這舒适方便的學習工作環境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