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去演電視劇了,結果引來一片罵聲,這種現象還是第一次。

在觀衆心目中,他是高級的電影咖。本來他肯演一集又一集的電視劇,應該影迷狂歡、萬衆期待才是。

《宸汐緣》海報

然而,最新開播的張震與倪妮主演的《宸汐緣》,網絡上一片差評,差到什麼程度,開播15集還不敢放出評分,最近突然放出了有1萬多人打分的評分6.1分。

...

張震去演電視劇,本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事,如果說這部劇讓觀衆大失所望,那麼,這鍋不應該張震來背。非要說怪誰的話,那怪的可就不是一位兩位演員了。

第一:怪題材

古裝仙俠偶像劇是近幾年大熱的IP,《花千骨》、《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此類型的電視劇,迅速俘獲了四海八荒的女人心。

而張震主演的這部《宸汐緣》,導演正是這兩部大熱古偶劇的導演——林玉芬,她的“傑”作還有《微微一笑很傾城》、《步步驚情》,豆瓣最高評分6.6。

同樣的場景、類似的劇情、不變的套路,這不過是因為嘗到了甜頭,而想繼續撈一把的欺詐行為。

...

《宸汐緣》張震劇照

第二:怪選角

伴随着古裝偶像劇的大熱,和選秀節目的泛濫,一批批流量明星和“小鮮肉”誕生了。而這兩者本是同根同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賴、互相成全的關系。新人們靠劇有了更大的名氣,電視劇靠着新人有了更廣泛的收視率,雙赢。

沒演技、沒經驗,但有顔值有流量的新人們,在這塊打着柔光的花園裡翩翩起舞,卻不知花朵的下面,是越陷越深的沼澤地。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劇照

這種以自身利益為前提的生意(抱歉,我隻能用生意來形容它,而非藝術),給新人小年輕們練練手、當成職業跳闆也就夠了。無奈這次林玉芬竟然“盯”上了張震,一個43歲成熟且優秀的男演員,卻要被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隻知道談戀愛的神仙。

當然,你可以說張震不接受,不就完了嗎?我隻能說,你還不夠了解他!

“我都蠻開放的”

因為,張震對于演戲,從一開始就保持着開放的心态。并不是他不會挑劇本,而是他對自己開放不設限。

作為演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難免會被問道”最想合作的導演是誰”?而不管回答多少次,張震的答案永遠都是真誠而平淡的一句:“我都蠻開放的。”

...

少年張震

并不是他圓滑世故、滴水不漏,不得罪任何一個人。而是,從他12歲那年暑假走進片場的第一天起,到之後的十多年時間,電影于他并不是必選題。

這讓他從開始就擁有了一種開放的、不一樣的心态,而正是這種不設限,讓他在某個特定階段,想做出更多不一樣的嘗試。

...

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

很多人不知道、或者忽略了,張震其實是星二代這個事實。1988年夏天,12歲的張震正在放暑假。他的爸爸有一天告訴他,一個朋友正在拍片子,想讓兒子去當演員。不長,就一個月時間。“哦,好吧,那就去。”

他的爸爸叫張國柱,台灣演員。爸爸的朋友叫楊德昌,台灣電影巨匠。隻是當年的張震對這些都毫無概念,甚至連爸爸的工作都不清楚,隻知道他經常不在家。

...

張震和爸爸

迷迷糊糊被爸爸“騙”進了劇組,結果一拍就是六個月。直到開學電影還沒拍完,張震不得不經常請假外出拍戲,而這并非他本意。因為,上一學期他的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新學期本打算在功課上多下點功夫,至于拍戲他根本沒放在心上。

這部影片早已成為華語電影的經典被載入史冊,更是提到台灣電影時不可繞開的佳作,豆瓣評分高達8.8。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

彼時,戲外的張震根本不知道這部作品的分量,以及給他帶來的幾乎無人能及的榮耀。光是在台灣,就獲得了當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原著劇本兩項大獎,張震憑借“小四”一角入圍了當年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本想認真學習的好學生,懵懂迷茫間被命運推動着走上了這條光影之路。命運的一再眷顧下,楊德昌、王家衛、李安等知名大導演,竟紛紛發出邀約。

三年後,這部戲在台灣上映了,它叫《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故事以真實案件改編,全長四個小時,一段壓抑社會背景下,晦澀的青春歲月。張震在劇中扮演男一号小四,時而迷茫、時而又流露出野性而稚嫩的面龐。

...

電影《麻将》劇照

然而,初次“觸電”過後,張震并沒有“開竅”,他的心思不在電影上,僅“以打工的狀态”在拍戲。高中畢業時,楊德昌導演正好在拍《麻将》,就找當年拍《牯嶺街殺人事件》的這夥小朋友繼續回去拍,兼當美術組的工作人員。

與其說能拍楊德昌的電影是一種榮耀,還不如說能兼職做美術組的工作人員,對張震有那麼一點吸引力。那時候的他,對未來還沒有任何規劃,也沒有想過以後要當演員拍戲。

小時候跟随外公、外婆一直生活到五、六歲,他們居住在台北附近的一個山坡上。外公有一個畫廊,裡邊有美術作品和雕塑,小時候的張震經常在裡邊玩,慢慢有了一些美術素養。

...

電影《春光乍洩》劇照

晚上,外婆帶着他一起散步聊天,一直沿着山路走,可以聽到蟬鳴,心裡很靜。那段生活經曆,不僅塑造了他内斂沉默、安靜長情的性格,也讓他日後對美術産生了興趣。

甚至後來一段時間,他曾經萌生了做時尚編輯的想法,但即使大學所讀的專業是美術設計,命運之神還是一次次将他推向了耀眼的大銀幕。

兩部楊德昌作品加身,讓張震在電影圈展露出光芒。很快,王家衛找到他拍《春光乍洩》,和前兩次一樣,他沒有多想,有工作來覺得好玩就去了。

...

電影《春光乍洩》劇照

你不得不說,有人或許天生被老天選中來當演員,和王家衛合作之後,張震去服兵役,沒想到剛服完兵役後,李安便發出了邀請,參演《卧虎藏龍》。那時的心态雖然開放不拒絕,卻也對這份表演事業随意而不自知。

...

電影《卧虎藏龍》 劇照

好在他的冷清氣質和沉默寡言,自帶一種疏離感,而他身上缥缈的神秘感,天生就适合大銀幕。

“被人家有多種選擇,蠻好”

原以為隻是随便拍拍的張震,在28歲那年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變,因為他遇到了鞏俐。

王家衛、安東尼奧尼、索德伯格聯合執導的《愛神》開拍,張震和鞏俐的一場對手戲中,鞏俐在講電話,“鏡頭一路向上移,她的腳、她的姿态、她的手纏弄着電話線,如此渾然天成。”這讓張震突然明白了“我理想中的演員就應該像她那樣子。”

...

電影《愛神》劇照

在此之前,張震拍戲會從劇本去做功課、寫人物自傳。可他發現準備再足可能也沒有辦法表現出來。

看到鞏俐的表演後,他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表演。有人拍戲一輩子也悟不到什麼是真正的表演,而那些被老天一開始就選中了的演員,總會在某一個瞬間,被神啟。

從此,電影變成了必考題。楊德昌、侯孝賢、王家衛,三位重量級導演不斷發出片約,而他們千差萬别的拍片方式,讓此時的張震迅猛成長。

...

楊德昌和張震

楊德昌拍電影像是排舞台劇,每個人物設定間,都有着嚴絲合縫的邏輯關系,因此他要求極其嚴厲,台詞完全不能改,連标點符号都不能改,問号不能說成句号。

張震的方法是,跟那些和楊德昌一起準備劇本的老師聊天,混久了,就會明白整個劇本的含義,明白導演的意圖。

王家衛虛無缥缈、沒有劇本,拍起戲來機動随意到像是在打遊擊。拍攝《春光乍洩》時,打個電話隻叫張震去布宜諾斯艾利斯。當他坐了很久的飛機到達後,卻發現整個劇組都沒有開工而在等,但到底在等什麼,沒有人知道。

王家衛丢給張震一張CD,告訴他:“你就像唱片裡的人。”張震發現,在楊德昌那裡學會的表演方式,在這裡根本無用。

...

電影《最好的時光》劇照

而難度更大的則是侯孝賢導演。因為開拍前導演會要求演員看很厚的資料,有時還是文言文,等開拍後你卻連導演的攝影機藏在哪裡都不知道,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卡。

兩人的第一次合作是《最好的時光》,沒有台詞,沒有設計,演員完全自由發揮,自己講台詞。

張震很清楚,自己并非科班表演出身,面對不同的導演風格,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嘗試更多種不同的表演方式,交給導演去做選擇。他一直認為“在做演員的道路上被人家有多種選擇,這個蠻好,而且蠻重要的。”

張震的聰明之處是,他悟性極高能很快體會到人家想要什麼。跟不同的人合作,積累的東西越來越多,可以施展的方式也就越來越多,對自己在表演上的幫助也就越大。

...

電影《繡春刀2》劇照

反觀一下,這也正是那麼多大導演愛用張震的原因,似是有無限的可能性。一個命題作文交給他,他能做得還不錯,并且能從中體會到樂趣,反過來,他又會給電影帶來不一樣的東西。

“他有強大的塑造力,又能在每部電影之中保持某種很微妙的一緻性,這一點特别令人着迷”。《繡春刀》導演路陽,對張震有着精準的評價。

張震的電影生涯,就是和著名導演合作著名電影的曆程。在不同的導演之間,在不同的風格之間,他不斷磨合、學習、吸收,也逐漸成熟。

隻要将他置于攝像機前,隻要一個鏡頭,張震由内而發的逼人鋒芒無人可以忽略。

“我想做些不一樣的嘗試”

不要忽略一個演員說出口的那句“想做不一樣的嘗試”,因為那背後恰是他們對演繹事業深沉的愛。

張震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嘗試,在拍《一代宗師》。開拍前他去北京學了三年八極拳。最初的半年曆經身心上的痛苦折磨,每天都想着逃離北京。但咬牙堅持下來後,卻帶來了不小的驚喜。

...

電影《一代宗師》劇照

不僅學會了更好地跟自己相處,懂得了生活中該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他邁出了改變自我的第一步,從文藝片中暫時抽離出來,嘗試拍攝動作題材。

張震為拍電影學會的八極拳在專業比賽中,獲得了冠軍。曾經網絡上盛傳着一個全民崇拜他的段子:“拍《赤壁》,為演孫權他熟讀三國;拍《深海尋人》他考了PADI潛水執照;拍《吳清源》他的圍棋已能壓制專業三段;《一代宗師》殺青,他拿了全國八極拳冠軍;《聶隐娘》拍完他學會了近身劍術……人類已經不能阻止張震了”。

...

電影《刺客聶穎娘》劇照

對此,張震說:“我覺得那是我的方式,因為我不是學習表演起家的,一路以來,有時會覺得一些角色不容易進入,在我比較早期的做法就是去學習角色的一些專業。比如說面包師傅就去學做面包,要打八極拳我就真的學八極拳,因為能力比較差,你不堅持就真的做不到了。”

而這些不同的嘗試和堅持,帶給他的是更加廣闊的改變和收獲:“你對工作有一些不一樣的投入時,你就會有更多的興趣,在工作範疇裡會有更多對自己的期許,對自己做的事情會更認真去對待。

...

​40歲的張震

張震很珍惜自己的現階段,他認為這是自己的黃金時期,而他能做的就是嘗試不同的類型,掌握好這段時間,擴寬戲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了解,一位優秀的中年男演員,對自身演繹生涯的熱愛和感悟,你就會懂得現階段的他願意“自降身價”接拍電視劇,不是被資本綁架,不是養娃費錢,而是出于對自身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就像張曼玉五十多歲了,扯着迷離的女低音跑去唱草莓音樂節,這種藝人值得觀衆的耐心等待,他們曾經貢獻了那麼多精彩給我們,現在也請我們給他們更多時間,去等待一個更好的TA。

千金難買一聲響,是刀的真意,張震是好刀,咱們先藏着。


關注【番電影】,更多電影資訊、影評和電影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