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事物要癡迷到什麼地步,才能讓他放下所有的一切,去追尋心中的未知?看完《星際探索》我是感覺心中沉悶又發不出來聲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整部電影像是一個太空版的‘爸爸去哪’。作為科幻片來說節奏是有些緩慢的,因為整部電影的基調是是随着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羅伊視角推進,讓觀衆感覺像是跟着男主一層層去揭開迷霧,有參與感。
當然,這樣基調的科幻片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謎底揭開後,劇情落差太大,會有失望的感覺。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年少缺愛的兒子跨越星際希望爸爸再愛我一次」。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是所有硬科幻電影都像《星際穿越》一樣能把故事講的那麼好,但是不妨礙你能在裡面學到東西。男主羅伊在經曆過父親走過的旅程後,感受到了自己的父親為什麼會抛下家庭抛下一切,去到遙遠的太陽系邊際探尋未知生命,最後羅伊選擇了和父親不同的道路,完成了自我救贖。
宇宙有沒有外星生命?電影沒有明确說明,至少到海王星為止沒有探索到,并不能說明太陽系之外沒有。不過反過來講,像電影中人類已經在月球和火星都建立了基地,還能進行星際探索,真的有一天可能探索到有生命的星球,而我們人類在他們眼中是不是也是‘外星人’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