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光Nattvardsgästerna(1963)的剧情介绍
埃里克森牧师在瑞典一小镇宣扬基督的爱,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事却弥漫着世界末日的气息,因为他与人全无沟通。上承《犹在镜中》,下启《沉默》的《信仰三部曲》中间作品,场景集中(室内剧形式),时间短促(发生在一天内),虽然简洁但传递出深刻的涵义。
冬日之光Nattvardsgästerna(1963)的影评
2024.1.22
上帝三部曲第二部,不知为啥CC排片排在The Silence前面(豆瓣还没过我的那篇)。开头整整13分钟令人昏昏欲绝,难以忍受,枯燥,甚至称得上是可笑的传教画面不免得让不少非伯格曼宗教类型观众感到不适,但只要稍微具备一些文化素养的人 ...
《冬日之光》中字重译
就像你从没看过《冬日之光》。如果你看《冬日之光》使用的是网上流传的一版中文字幕,那么你走运了。用这版重译的中字,你会看到一出新的电影。玩笑归玩笑,原先的中字翻译得流畅,但我不满它和英文字幕的内容相差太远了。比方说原字幕里翻译的“虚假 ...
沉默的神、失败的交流
《冬日之光》着眼于在十字架上被遗弃的基督所经历的神的沉默,将这种沉默带来的痛苦平移到路德宗牧师Tomas、渔夫Jonas和无神论者Marta身上。影片的开头是教堂里进行的路德宗弥撒,人们的神情恭谨而空洞,为自己身上难以摆脱的苦痛表现 ...
有上帝的地方就有死亡
《Nattvardsgästerna》有上帝的地方就有死亡上帝无处存在,而揭示他冷酷沉默的证据却又无处不在,上帝目睹教民们饱受折磨,虔诚的祈祷唤起河边一声枪响;上帝存在于爱,当持续施加伤害于身边人的上帝代言人,牧师怀疑地念出圣餐典故 ...
#重看#古典、简洁、沉默、肃穆,德莱叶与布列松隐约可见;冬日之微光惨淡稀薄,恰如信仰之岌岌可危,光线变化折射勾连心理转变;构图与镜头都很工整,与牧师职业&教堂氛围契合;他永远在书写亲情的疏离、神性的质疑,父亲的阴影像冬日的雪彻骨一生。
在信念终于垮塌的黑暗时分,一束[冬日之光]倏忽照亮了牧师的脸。呵!上帝不是爱,爱亦不是上帝,怀疑才是。当结尾的钟声敲响,女主角跪下去祈求哪怕一丁点的信仰,我们很难不为之动容。这就是人类吧,在疑惑中苦苦寻觅着光亮。伯格曼不仅用他高超的语言、更用他的沉默轻松地摧毁了我。那是上帝的沉默。
"神之默示"三部曲中篇。1.风格极简而质朴,布光精妙,以静止镜头和小景别为主,摄影机对人脸的凝注一如既往。2.冷漠、疏离、傲慢、信仰动摇的牧师解答不了苦难与生死问题(由中国即将研制成功核弹引发的焦虑),亦无法接受玛塔对自己的爱。3.片尾教堂司事自承对耶稣受难时高喊的“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见于[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后两福音书则无此细节)的思考发人深省,身心的苦难与信-疑的纠结溢于言表。4.八分钟的玛塔对镜读信段落情真意切,中途插入的手中溃烂皮疹镜头则同质于耶稣圣痕。5.牧师发出天问后的一刹那,窗外耀眼的光线兀自笼罩了他,一如马力克[通往仙境]结尾的那道神秘圣光。6.牧师说,每当直面上帝,祂就会变成某种丑陋恶心的东西,如蜘蛛——恍若[犹在镜中]变奏。7.首礼拜详尽展示,末尾则仅有非信徒玛塔一人。(9.0/10)
那个爱著牧师的女人,给我一种除了牧师其他人都看不见她的错觉。
相比《犹在镜中》,对上帝的直观讨论减少了些,但还是浓重于《沉默》
对白写得真好。两个很棒的段落:Lundberg女士念信,直面镜头难以逃脱;神父与Lundberg在铁轨前停车,神父说是他父母期望他成为神职人员,此时火车喷着蒸汽,头也不回地往前驶去。
《犹在镜中》探讨了“上帝是爱,爱是上帝”,《冬日之光》则嘲讽了这观点。同属“信仰三部曲”,延续了上帝是否存在的探讨,但比前作的癫狂更绝望,心如死灰的牧师再无装载盛情的可能,反向信众倾吐苦水。管家说,耶稣被钉死前使徒离弃,上帝不应,在怀疑中死去最痛苦。谈及中国原子弹威胁,有意思。
1.冬日之光,虽然明亮却显得苍白无力,虽然仍有热量却无法温暖人心;2.上帝即是爱,若失所爱,心中的上帝是否还在?信仰的动摇,焦虑的世界,上帝在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