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戏Play(2011)的剧情介绍
以雅尼克为首的几个黑人小孩,指控两个白人与亚裔男孩偷了他们的iPhone,然后胁迫他们四处游走,过程中还不停嘲讽、玩弄、霸凌,直到最后…。导演后座力惊人的新作,如解剖刀般凌厉划出瑞典境内的种族、社会与阶级问题;几乎一景一镜的长镜头,更像偷窥般残忍捕捉这群孩子的尴尬处境。近年最出色的瑞典新片,也让鲁本·奥斯特伦德被视为瑞典的下一个大师接班人。
儿戏Play(2011)的影评
都是自找的
《Play》圣母一再纵容,“儿戏”愈演愈烈一个场景一个镜头,没有剪辑不用音乐,脑袋横移视线改变,观众就是站在远处默默注视着一切的旁观者,银幕这边的我们坐立难安,画面简单但好看到“窒息”,情节平淡但精彩到“崩溃”,我笃定所有人看的过程 ...
电影用孩童群像探索移民问题、青少年犯罪等。整体简洁有力,平静无波的表象下也能引发观众心里略不舒服的思索。鲁本电影的镜头都做到了客观克制,却总能引发对现实的思索,这其实就是他突出的特点。
全程政治不正确,笑。(如何用最“客观”的镜头拍出最主观的表达
镜头始终在克制地平移着,是一部提问式的电影,抛出一个经典的问题:“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做?”
连续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远观了一场孩子之间的儿戏,孩子们的犯罪伴随不知天高地厚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些思想都是从成年人那里学来的,该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小罪犯们,还有看似正义般以牙还牙的成年人。生活化的对白和近乎本色的表演真实且具有很强冲击力,就是片子有装逼的嫌疑。★★★
8/10。奥斯特伦德的社会实验文本,经常展示尴尬的施动者与受动者不可控的生理反应,如被黑人少年骚扰、抢走耳机的男青年,被困在行驶的交通工具上无法逃离又无人援助,再如野外腹泻的亚裔男孩,他们从移民群体的胁迫中有些许紧张和无力自控的尴尬。黑人移民之所以屡次抢劫成功,在于早早熟悉和利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在遭跟踪后儿童向快餐店员工求助未果、打不通父母电话,成人的冷漠使霸凌者狂妄起来,仗着人多势众去开受害者的玩笑,又在手机被白人男孩的父亲暴力夺回时大喊大叫,来吸引欧洲圣母站出来维护他作为弱势群体的权益,而被抢得身无分文的儿童在地铁上被罚款时,无力辩解的儿童处于构图中央,旁边检票员强壮的身影倒映在车窗玻璃上,在庞大的成人世界中永远身处边缘一方的儿童,就像列车上无人认领妨碍车厢秩序的摇篮,是旁观者效应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