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2012)的剧情介绍
1942年,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燎原之火,生灵涂炭,天灾人祸,哀鸿遍野。当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焦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时,几乎鲜少有人注意到古老的中原河南正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影片的主角老东家(张国立饰),狡猾、市侩,典型的封建地主,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对抗这史无前例的灾难,他被迫逃荒,亲眼见证着儿子、儿媳、老伴等亲人的种种死状。他的遭遇是三百万灾民的缩影,面对这群人的苦难,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蒋委员长(陈道明饰),还是深入民间报道灾难真相的美国记者白修德(阿德里安•布劳迪AdrienBrody饰),以及海内外的每一个人,如何能从这眼前的人间炼狱之景侧目。绝望无止的逃生坎途,中华民族多舛命运的苦难一斑……
本片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
本片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
一九四二(2012)的影评
最难受的一集
整部电影充满了熟悉的家乡话,但是本该最亲切最热心的口音,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比最冰冷的冰雪还要冰冷和无奈在影片刚开始的部分,可能是因为先入为主,我代入了老东家的视角,对每一升粮食的分发都感到惋惜;小寨暴乱的剧情之后意识到如果在那时候,自 ...
兴亡百姓苦
#好人坏人开好车的人,不一定就是好人。一个好人,做了无数好事,最后做了一件坏事。会被定义为:——好人变坏,真实面目,虚偽小人。一个坏人,做了无数坏事,最后做了一件好事。会被定义为:——坏人变好,改邪归正,误会至极。世界上,究竟是好人 ...
国家兴,百姓苦。国家亡,百姓苦。
1942年河南逃荒版《活著》通过影视作品, 是了解一段歷史, 高效,简单,快捷方式。#国家兴亡“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路,公爵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 ...
民族的哀歌——一九四二台词
台词“一九四二年,我的家乡河南,因为旱灾,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爹,什么叫逃荒呀——没有吃的了,你愿意饿死啊——不愿意饿死——不愿意饿死,出门寻吃的 ...
1942,河南大灾,三千万人流离失所,不得不踏上逃荒路,加上日军的围堵,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政府把河南灾荒当作包袱,日本人却利用灾荒赢得河南战役。剧本扎实,镜头感值得称赞,演员表演到位,朴素真实,片尾人卖人的戏是整篇的高潮段落,把两个小时的挤压集中释放,冯小刚最佳影片!
从灾民逃荒拓展至政界/商界的讨论,点线面俱到,进而批判了国民政府的冷漠与腐败,倒不是不人道而是太务实。剧本改编扎实,群戏相得益彰,政府/逃荒两条线均衡适中,既顾及到小细节的感人又拥有大场面的震撼,稍许冯式幽默渗透其中。如果编导能只专注于戏剧,而不是过于展现悲惨,整体性会更上乘。
可以不用对这部电影有敬意,但要对历史有敬畏之心。年轻的时候应该多读书,老了才知道该怎么发力。
敢于拍人祸的导演比只拍天灾的要更值得尊重。天灾只是人祸的体现,借古讽今,道尽中国人当今处境。贫富,上下,大家与小家,历史的维度上,中国人并没有本质改变,大众会懂这一声叹息。这种玄妙无需庙堂僧润色,只需江湖匠简单呈现。平民黄金八点档的简单通俗,注定会让高端影迷的逆反最终化为一碟醋。
刘震云:继续逃荒的人就告诉他说,大爷,别往回走啊,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说,没想活着,就是想死的离家近一点。当他又往前走的时候,发现这个山坡上有一个小女孩,五六岁的样子,趴在一个她妈的尸体上在哭。物伤其类,同病相怜,这老头说我得劝劝这孩子,过去就跟她说,妮儿啊,别哭了,身子都
我觉得这种片得让情绪递进,但是视角太多感受就散开了,很遗憾它没有预告片那么好,但也庆幸它没像大地震那样故意煽。
从头演到尾其实就一个字,苦。饥寒交迫的逃荒路还夹杂着日军轰炸,每隔几分钟一段伤感的配乐加死人,无节制的煽情的目的就是你必须得哭。说是天灾,归根到底还是人祸,这层意思其实还是拍出来了。只是委员长那条线太弱,原书有很多东西在里面,现在却成了鸡肋。幸亏刘震云小说里有很多妙处
原来当时我并没有看懂其中的真实和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