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1972)的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的杨各庄,恶霸地主黄世仁为非作歹,鱼肉乡民,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他看中了佃户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于是想出诡计给杨白劳下套。老人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却被逼着还清本利,不然就要签下卖身契拿女儿抵债。在北风呼啸的寒冷除夕夜,家家户户迎新团员之际,可怜的杨白劳喝下了卤水自杀。悲伤的喜儿被抓到黄世仁的家中,遭受惨无人道的凌辱。不甘受辱的喜儿最终从魔窟中逃脱,她躲到山里靠吃娘娘庙的贡果为生,最终因长期缺乏营养而变成了一个传说中的白发仙姑。在万恶的旧社会,人就是如此被逼成了鬼……
本片为八大样板戏之一,芭蕾舞剧《白毛女》改编的电影。
本片为八大样板戏之一,芭蕾舞剧《白毛女》改编的电影。
白毛女(1972)的影评
这里要分享的是我昨天发布的修改版 革命现代舞剧彩色艺术片《白毛女》详解字幕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二:1972年彩色艺术片《白毛女》的台本。由于要做这部电影的详解字幕版的修订版,我通过孔网买了黑白电视纪录片版本和1972年彩色艺术片版本的台 ...
就是一种变态的畸形文化产物,你们应该去看看《解放军占领巴黎》里面对这部芭蕾的阐释,我到觉得那才是应该表现的内容!
文革后,“样板戏”成了枯燥呆板、千篇一律的代名词,如果没有网络媒体,现在的70/80/90后都没有机会看到。欣赏之后,惊诧,兴奋,由衷赞叹。样板戏,名副其实,文艺创作的样板,艺术价值之高足以名垂青史,观赏性娱乐性之强足以让各个年代的百姓喜欢。本片的舞蹈,进行了民族特色的处理。
桑弧也是与时俱进之人啊
原来样板戏这么好看呢,怪不得8部戏看了10来年。
那个年代能够用芭蕾舞形式表演已经不易,一个时代一批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