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1971)的剧情介绍
对1964年样板戏(芭蕾舞剧)的记录,本身也是改编自谢晋1961年的同名电影。
红色娘子军(1971)的影评
几天前买了一本很珍贵的资料专著:《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1970年5月演出本)》,精装本,是一本演出解析资料合集,一共684页,人民出版社,1970年12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这本书是样板戏中的革命现代舞剧作品《红色娘子军》 ...
几天前买了一本很珍贵的资料专著:《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1970年5月演出本)》,精装本,是一本演出解析资料合集,一共684页,人民出版社,1970年12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这本书是样板戏中的革命现代舞剧作品《红色娘子军》 ...
说实话,撇开意识形态的东西,这部舞剧的水平其实很高。
女演员的表演超越了剧情的设定,开头的第一个表情,我TM就是不服! 简直看到了海明威的灵魂!只要重心在独立灵魂与人生的探讨上,这一定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薛菁华无愧于当年的芭蕾舞皇后之名,也许是电影的放大作用,让我觉得,就算放到今天她仍然能成为中国ballerina的佼佼者。一方面是对薛阿姨的钦佩,一方面也不免唏嘘,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年代,能让中国在各方面都倒退一大截。刘庆棠的舞段全是折子戏,不是切镜头就是特写。
文革后,“样板戏”成了枯燥呆板、千篇一律的代名词,如果没有网络媒体,现在的70/80/90后都没有机会看到。欣赏之后,惊诧,兴奋,由衷赞叹。样板戏,名副其实,文艺创作的样板,艺术价值之高足以名垂青史,观赏性娱乐性之强足以让各个年代的百姓喜欢。本片的舞蹈,进行了民族特色的处理。
开头触目惊心的鞭打到火刑都充满了cult片的味道。更可贵的是情节紧凑,道德标准明晰,讲述着个人的解放与失落的情愫,同时又充满了异域风情,水平真的相当的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