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不是一日AchtStundensindkeinTag(1972) EightHoursDon'tMakeaDay
八小时不是一日AchtStundensindkeinTag(1972)的剧情介绍
德国新电影的心脏、备受争议电影大师法斯宾达(RainerWernerFassbinder),时隔46年终返大银幕的《八小时不是一日》(数位修复版)(EightHoursDon'tMakeaDay),这部长达八小时的家庭伦理史诗巨制,透过西德工人阶级的大家庭族谱,一家三代在时代氛围下价值观冲突与融合,幽默却暗讽地将工会罢工、劳资谈判等国家经济问题,轻松寓意于下班后的日常生活。
今年三月于纽约电影论坛首映后,被评为是难得一见秉持「乐观精神」与「最富同情心」的法斯宾达作品。《八小时不是一日》是由德国电视台委制,仅于1972年-1973在电视上播映的电视电影,历经逐格数位修复,今年终于罕见于大银幕上映,是「法」迷心中的梦幻逸品。《八小时不是一日》在高雄电影节台湾首映,电影分为三部曲放映。
担任剧中主角的德国「亚当崔佛」戈特弗里德约翰,是工厂技术员,他和奶奶同住,也和未来老婆一见钟情,但现实总是众多磨难,他们首要克服则是公司变相不合理的要求….。与此同时他的奶奶更和政府抗争,希望将图书馆转为日托中心,并大谈暮年之爱,古怪却通俗的家庭形象揭示西德70年代政经情势!
坚持「不拍艺术片,只拍通俗题材」法斯宾达在本片彻底落实这个信念,他曾表示「在他的电影里,他把人们赶入酒吧、房间、公司,用一个个封闭的室内空间,象征都市的牢笼,每当他们试着逃跑,就会受到金钱、种族或婚姻的束缚。这何尝不是让观众正视生活处境的方式。」《八小时不是一日》尽诉衷情,不慌不忙将现代生活放入电影,优雅地审视了家庭生活和劳动关系。
今年三月于纽约电影论坛首映后,被评为是难得一见秉持「乐观精神」与「最富同情心」的法斯宾达作品。《八小时不是一日》是由德国电视台委制,仅于1972年-1973在电视上播映的电视电影,历经逐格数位修复,今年终于罕见于大银幕上映,是「法」迷心中的梦幻逸品。《八小时不是一日》在高雄电影节台湾首映,电影分为三部曲放映。
担任剧中主角的德国「亚当崔佛」戈特弗里德约翰,是工厂技术员,他和奶奶同住,也和未来老婆一见钟情,但现实总是众多磨难,他们首要克服则是公司变相不合理的要求….。与此同时他的奶奶更和政府抗争,希望将图书馆转为日托中心,并大谈暮年之爱,古怪却通俗的家庭形象揭示西德70年代政经情势!
坚持「不拍艺术片,只拍通俗题材」法斯宾达在本片彻底落实这个信念,他曾表示「在他的电影里,他把人们赶入酒吧、房间、公司,用一个个封闭的室内空间,象征都市的牢笼,每当他们试着逃跑,就会受到金钱、种族或婚姻的束缚。这何尝不是让观众正视生活处境的方式。」《八小时不是一日》尽诉衷情,不慌不忙将现代生活放入电影,优雅地审视了家庭生活和劳动关系。
八小时不是一日AchtStundensindkeinTag(1972)的影评
回校随笔
十小时的马拉松对于i人算是无比幸福的生日方式。来之前和朋友调侃,八小时不是一日,二十四年不是一生,对时间的探讨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过下次还是不要选剧集的好。看前的宣传都讲这是法斯宾德最温情的作品,好在最使我着迷的冷峻感毫不冲突地保 ...
知道法斯宾德的片都有很强的政治性,但大多都是愤世嫉俗的知识分子角度。可这部完全不一样,它把工人的工作、生活事结合得轻松自然,重点讲的工人团结一道改善工作环境更是有了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苗头,难怪德国电视台紧急把最后三集掐了。是目前法斯宾德作品中最喜欢的一部,强烈推荐每个人看 #修复版
重温八小时的鸿篇巨制,比初看观感更感人,出乎意料的温暖幽默,群像生动可爱,群戏尤其好(各种站位/构图太棒),老太太是戏眼和定海神针,每场戏都充满灵动,情节助推良多,全场欢笑;外孙秉承其自由果敢的精神,成长为工人阶层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执行力的领头羊;法斯宾德刻画女性乃一绝,他自己也承认“体内有女性元素”,剧中的决定者和改革推动者都是女性。
惯用的推拉镜头调度灵活,打光真是美得氤氲醉人,堪称电视电影的范本;聚焦70年代的德国普通民众生活和社会图景,既有寻常人家的代际沟通烦恼和婚姻情感困扰,也不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贯穿始终的是工友们改进生产技术、阶级意识的觉醒,善用工会,无惧与资方谈判,对自我认知、剩余价值的利用、绩效分配均相当前瞻,在市场利润面前劳资双方暂时达成一致,也留了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通过工人阶级的家庭带出整个西德经济状况和社会现象,婚姻,教育,住房,工作都有涵盖,工厂太多,学校太少,每个人微不足道但又可以发挥着自身作用,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不要停止思考,只有坚持自己的见解,才能让问题被看到,常态并不合理,诉说需求和保护权益是天经地义的事,"八个小时工作,八个小时休息,八个小时为自己"。
Siff. 如果是中国电影,是不是就要叫十二小时不是一日了(
#2024德国影展# 上海影城杜比厅,4.5分。法斯宾德为WDR制作的家庭系列剧(原计划8集,1972开始播放,1973年5月被砍)是他最温暖的作品,他回应批评时表达“自己并不只在描绘现实,在创造一个童话故事”。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窥见70年代西德的社会状况,所以批评者确实印证并补充了一系列神奇化解危机背后的实际情况。我个人很着迷于法斯宾德高效的推拉和前后景设计,这些让亢奋的情绪有效推动观众,也及时提示这些童话般情节的实际空间(现实的与剧情中的,让人清醒,增加纵深),同时一些出现在前景/后景的植物非常微妙印象深刻。还有群戏:一是法斯宾德关注身体之美的组合和观看展现了某种工人阶级之美与家庭/工友内部的态势和情感能量流动,二是有三场戏用了相对缓慢的上升(特别是工厂签字)镜头,富有悲天悯人的力量。